2017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pdfVIP

2017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 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组组词中,加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眼睑(jiǎn)吮吸 (yǔn)汀江 (tīng)舐犊 (sh ì) B.稗子 (bài)巷道 (h àng) 炙热 (zh ì)檄文 (xí) C. 疟子 (nüè)攻讦 (jié)蹒跚 (pán)天堑(qi àn) D.紊乱 (wěn) 囫囵(lún)圩堤 (yú)鞭挞 (tà) 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民生凋敝纵横捭阖感人肺腑草菅人命 B.前踞后恭言谈诙谐脍炙人口呕心沥血 C. 稍纵即逝运筹帷幄阿谀奉承殉私舞弊 D.文笔精粹毛骨耸然贻笑大方捉襟见肘 3.下列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农村中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过去几天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城市园林工作是一项有关社会长治久安的大政事业。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D.新农村的工作在各级党委的精心指挥和积极倡议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正确释义为 ()。 四年,春,齐候以诸候之师侵蔡。 A. 用 B. 以为 C. 率领 D.或者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字意为() 。 A. 两次 B.重复 C.又 D.或 6.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曹操的诗歌()。 A. 《度关山》B. 《对酒》C. 《短歌行》D. 《观沧海》 7.现代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是 ()。 A. 鲁迅 B. 叶圣陶 C.许地山 D.郁达夫 8.莫言以抗战为题材的作品是 ()。 A. 《红高粱》B. 《蛙》C. 《生死疲劳》D. 《酒国》 9.冉阿让出自雨果的著名小说 ()。 A. 《九三年》B. 《海上劳工》C. 《巴黎圣母院》D. 《悲惨世界》 10.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 A. 海明威 B.马尔克斯 C.卡夫卡 D.聂鲁达 1 至 10 答案解析 1. 【答案】B 。解析: A 项,吮, shǔn;C 项,疟, yào;D 项,圩 wéi。 2. 【答案】A 。解析: B 项,前倨后恭 ;C 项,徇私舞弊 ;D 项,毛骨悚然。 3. 【答案】C 。解析:A 项,搭配不当,积极性不能和变化搭配 ;B 项,搭配不当, 工作不能和事业搭配 ;D 项,搭配不当,工作不能和积极倡议搭配。 4. 【答案】C 。 5. 【答案】A 。 6. 【答案】C 。 7. 【答案】D 。 8. 【答案】A 。 9. 【答案】D 。 10. 【答案】B 。 二、名词术语解释题 11. 《左传》 【参考答案】《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 ,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 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 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 (前 722 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 (前 453 年 ),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是 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三、简答题 12.简要论述《诗经》中“赋比兴” 【参考答案】“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 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 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 的盛衰 ;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 荑”喻美人

文档评论(0)

张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