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湖南省2022-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第三阶段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答案必须填涂在机读卡上。) 1.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 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B.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扩大进出口数额 D. 推行贸易自由化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1932年以及“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的信息说明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提高关税防止其他国商品流入本国,故选A;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新模式是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所开创的,故B项错误;成员国优惠而对非成员国苛刻,不一定会扩大进出口数额,故C项错误;“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一规定不利于贸易自由化,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也激化了各国的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2. 威廉·艾伦·怀特在1933年对胡佛如是评价:“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一人,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人。事实上,他两者兼具。”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第一人”的是() A. 号召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互助 B. 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 C. 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D. 通过“关税法令”大幅度提高关税税率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也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进一步解读材料可以得出,胡佛的这一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胡佛的做法即指出了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称胡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一人,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人,“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体现了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故选C;AB仍体现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D属于对外贸易政策,不是最能体现对国家经济的干预,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胡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一人,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人”的准确解读,结合所学可知,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也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标志着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也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 3.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 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 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 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第一种观点希望保留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这是大资本家们的希望,第二种观点希望解决阶级、贫困等社会深层次问题,这是社会底层人士的希望,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第一种观点是否定新政的,不利于新政的实施,第二种观点是鼓励新政的,有利于新政的推行,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尽量保障资本主义自由制度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第一种观点没有认清问题的实质,故C项错误,但符合题意;第二种观点更加关注的是“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更有利于社会进步,故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点睛: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运用排除法,排除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即可,如果运用正选法一般很难找出答案。比如本题ABD均能从材料中得到信息,可迅速判定C项符合题意。 4.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变化:新政以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只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对新政后政府职能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社会经济事务最好不受国家权力的干预 B. 国家权力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C. 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完全颠倒 D. 政府除保护企业外,还增加了宏观干预企业的职能 【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