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读后感.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篇好的读后感 导读 : 一篇好的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上了一篇季羡林写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看的》。你想知道文章的大体意思是什么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这篇课文讲的是季羡林四五十年以前到德国留学时,发现他的 女房东养花的方式很特别: 她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 开,在屋子里根本不能看到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季羡林很奇怪, 就问女房东: “你养花为什么不养在屋子里,而养在窗户上?这不是 把花种给别人看吗?”女房东莞尔一笑,说道: “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季羡林更奇怪了:把花都养在窗户上都给别人看, 这花不是帮别人养吗?这不是白养了吗?于是, 季羡林走在德国的大 街上,希望能够在街上找到答案。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街上家 家户户都像女房东一样把花养在窗户外,让路上的行人如入山阴道 上,好像来到了一个花的海洋!季羡林走着走着,终于悟出了一个道 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作者写德国人种花时,采用对比的方式:即利用中国人喜欢把 花养在家里给自己看, 和德国人却把花养在窗户外面是为了给别人看 进行对比。中国和德国种花的不同产生了更强烈的反差。或许,某些 中国人因为没有跨出过国门而看不到自己的这样弱点, 觉得中国并没 有什么不好,可是那些已经跨出过国门的中国人就德国人种花这件事 直接认识到了这一点:只有人人做到“我为人人”在先,自然就得到 “人人为我”的幸福和快乐。一个人如果老想着别人“人人为我” , 却从不去考虑也不去履行“我为人人”的义务的人,是永远品尝不到 “人人为我”的幸福和快乐的。 作者在结尾时,写道: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 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为什么作者会做“花的梦”和“思乡的梦”的呢?“花的梦” 和“思乡的梦”有着什么密切联系呢? 或许,是作者希望故乡的人民能早日改变“种花”的意识,变 种花“给自己看” 也和德国人一样是给别人看,希望中国人也能像德 国人一样享受着人间这“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幸福和快乐! 这不仅是作者的心愿,也是我,以及那些漂流海外所有游子们 的心愿! 一篇好的读后感(二)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 时间总是在我们眼前不经意地溜走,而且永不回头。 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的人会期盼下 一秒的逆转, 有的人渴望下一秒的太阳, 有的人则百般无聊地盯着他 随风飘走。 人的一生有的像被秋风卷起的落叶,漫无目的地飘荡,最后停 在某处,干枯,腐烂。有的是被风霜历练的傲梅,筛风弄月地挺立, 每天都在接受磨练,最后站上巅峰。 我自认平庸,是在微风中都能摇曳不定的小草。我看着那些娇 艳的花儿们各自在舒展着撩人心弦的姿态, 俊挺的树们都十分英姿飒 爽。他们各自交辉相应,谱写着自然最美妙的乐谱,刹那间让人迷了 眼,失了神。 我多么希望下一秒会有奇迹发生,但我却忘了奇迹的另外一个 名字——努力。 贝多芬曾说:“涓滴之水之所以可以磨损礁石, 不是因为它的力 量强大,而是因为昼夜不停地滴坠。 ” 我扪心自问,我没有做到,所以羡慕那些神一般的存在是理所 当然的。更何况那些最娇嫩的花儿都是生长在最黑的土地上, 那些昂 首向天的大树还是生长在最陡峭的岩石上的。 或许我曾经辉煌过, 但在下一秒, 它却不足以成为吹嘘的资本。 在这万物循环复始,世事沧桑变幻,人生沉浮不定的世界上,落后意 味着死亡。 我们这些豆蔻少年,凡事都苛求完美,可对于真正的完美我们 每个人的定义都是迥乎不同的。 在这蜿蜒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去学会欣赏着他人,沉浸在 他人的光芒中为之衷心得喜悦。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