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式与架构研讨.pptx

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式与架构研讨.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識管理的理論模式與架構 資三A8915618592.5.20知識管理的方式 企業知識管理的價值在使其架構能與企業的活動、工作流程相結合,進而獲取利潤。不同的企業以此為目標所發展出來的知識管理有下列三種方式: 知識管理技術程序的發展:用以創造、保護、使用已知的知識。 知識管理情境活動的設計:知識博覽會。 知識管理推行具體化的普及:融入日常運作。 【執行上的差異化】其一,設法整合分散的實體化知識於知識倉儲(warehouse)中,以方便他人適時取得適當的知識。其次,找出擁有知識的重要人物(知識地圖) 勤業知識管理的公式 S = sharing,分享,加速知識的建構,使知識以鄉何級數成長Technology(+),科技:支援資訊的彙集與傳送K = 知識,know-howP = people,人,知識載運者勤業知識管理的公式表達的是:組識知識的累積,必須透過科技將人與知識充份結合,而且在分享的組識文化下達到級數的效果。 企業若要導入知識管理: P:知識型員工 K:知識策略的定位 +:流程再造 S:組識文化塑造 美國生產力與品質中心的知識管理架構 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Quality Center)為了評量企業因採行知識管理而產生何種影響,在1995年與Andersen共同開發一種「知識管理診斷工具」(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tool;KMAT),用以幫助客戶評估是否適合或是需要什麼類型的知識管理。這些程序是:?創造(create)?確認(identify)?蒐集(collect)?導入(adapt)?組識(organize)?應用(apply)?分享(share)並指出四個主要影響KM的促進者(enabler),如下: ?策略與領導(strategy leadership) 知識管理在組織中是否為主要的策略知識管理與改善企業績效、產品利潤之關聯性企業是否鼓勵創造任用、評估是否以員工在知識管理的貢獻度作為獎勵標準 ?企業文化(culture) 企業是否鼓勵知識分享組織是否開放、信任知識活動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不是用來提供顧客更高的價值組織內是不是充滿了彈性與想要創新的學習文化組織成員是不是將自己的成長與學習視爲要務。 ?資訊科技(technology) 企業內員工是否能透過科技與人、外部環境聯繫科技能否聯結組織與客戶科技是否帶動學習與分享科技是否以人為中心所設計的系統有無更即時、整合或更聰明的界面 ?衡量指標(measurement) 知識的價值、品質、數量KM目標是否明確 知識管理過程(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知識的落差,是否可透過有效的改進流程來彌補 蒐集知識的機制,是否有效、完善組織成員是否處在主動創新的情境中管理經驗的轉化過程,是否程序化 IBM知識管理 IBM知識管理知識分享↑,團隊合作↑,組織反映環境的速度↑。反之,則僅屬於個人技能的增長而已,貢獻有限。所以,應朝「高團隊合作程度」來努力。知識管理架構分三層,由下而上:科技?制度?人性管理 以程序觀點區分知識管理議題 譚大純等人(1999)知識之選擇管理:有效選擇知識、節省時間成本;需較高的科技能力、對組織的瞭解 知識之取得管理:有效接收知識的介面;需有能力協調組織和知識的相容性 知識之學習管理:促進學習的機制 知識之創造管理:有效利用既有知識、進而創造新的知識 知識之擴散管理:知識的有效傳播,以求知識的共享、共有 知識之建構管理:結構化(傳統:書面化) 知識之儲存管理:組織記憶的形成 知識之管理制度:提升KM之效率及效果(從工具、設備、制度著手)(正式工具) 知識之管理文化:價值觀的形成(非正式工具) 總結領導人與策略組織文化資訊科技績效考評知識經理人(CKO)管理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彙集知識管理的程序 討論知識管理活動「真實運作」的部分。主要包括:知識流通及吸取(知識的取得)、知識創造、知識蓄積、知識擴散、知識移轉。 知識取得 Davenport Prusak(1999) 收購 指定專責單位 融合:創造力的激發 適應:知識的產生是組織面對競爭環境所必須有的副產品 知識(學習)網路 租用 知識取得知識流通的媒介有下列五種(Smith, 1995) 依附在商品上,透過交易流通。 透過其他公司間的關係流通(大多是使用者和生產者) 產學關係促進流通 透過公共機構(非大學)與公司的互動促進流通。 依附於人的流通 知識流通之來源 Helleloid Simonin(1994) 有效的組織學習,包括四項程序:建構、處理、儲存、擷取;後三項程序直接受建構方式影響。 建構方式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完全內部自行發展 內容:基礎技術的研究(製造、行銷)、產品的商業化…;通常出現在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