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经济伦理热点1.pptx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经济伦理热点教学重点1.宏观上了解经济与道德的关系。2.中观上掌握企业伦理、商业伦理伦理。3.从微观把握经济活动中个体伦理。4.认识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类型。教学难点1.企业伦理和商业伦理的思考和规范。2.个体消费伦理的思考和规范。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一、经济人与道德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亚当·斯密问题,指/index.php/19%E4%B8%96%E7%BA%AA19世纪末期在/index.php/%E5%BE%B7%E5%9B%BD德国提出的以下问题,即/index.php/%E4%BA%9A%E5%BD%93%C2%B7%E6%96%AF%E5%AF%86亚当·斯密在《/index.php?title=%E9%81%93%E5%BE%B7%E6%83%85%E6%93%8D%E8%AE%BAaction=edit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同感(sympathy)原理与在《/index.php/%E5%9B%BD%E5%AF%8C%E8%AE%BA国富论》中提出的利己心原理相互矛盾。因此认为斯密是受了/index.php/%E6%B3%95%E5%9B%BD法国/index.php/%E5%94%AF%E7%89%A9%E8%AE%BA唯物论的影响导致了从前者到後者的思想上的转变。“亚当?斯密问题”(das Adam Smith-Problem)这个称呼,是/index.php/%E7%BA%A6%E7%91%9F%E5%A4%AB%C2%B7%E7%86%8A%E5%BD%BC%E7%89%B9熊彼特用/index.php/%E5%BE%B7%E8%AF%AD德语首先给出的。 Adam Smith 1733-1790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1、 “经济人”之辨(1)经济人的概念 所谓“经济人”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 它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和只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人。“经济人”概念的提出,是与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相联系的。 (2)经济人的特征从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的具体特征的理解来看:*作为市场经济的实践主体,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满足。*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中活动的主体,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看作是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在道德观(moral perspective)和价值观(value perspective)上是以自我为中心。(3)分析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 *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的基本特征 *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主观自我价值在理论前提和价值选择上经济人假设的不合理性: *从理论前提来看”经济人”对人性的理解市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基本理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出了”经济人”的理论缺陷,还明确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恰恰是人性异化的表现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价值选择2、“道德人”之辨(1)道德人的概念 “道德人”是与“经济人”相对应的概念。 所谓“道德人” 意指社会生活的主体,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进行活动,并表现为利他利社会行为倾向的主体。 (2)道德人的特征“道德人”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领域不是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市场经济领域。“道德人”就是表先出对他人同情﹑仁慈﹑帮助的人。同情心是使人成为“道德人”的心理基础。“道德人”的行为是自觉、自愿和自主选择的行为道德行为是与他人和社会利益相联系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3)分析“道德人”的人性假设,也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他认为“道德人”就是表现出对他人同情.仁慈和帮助的人 *假设前提的存在: “道德人”的假设是确立在“人性善”的前提下*社会活动条件的完整:割裂经济活动与伦理活动的关系3、“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离与融合 (1)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X理论——经济人假设 X理论认为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量逃避工作,多数人都不愿承担责任,甘心情愿听人指导,多数人所追求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办法才能迫使其为组织目标去工作,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其生理与安全需要,因此只有用金钱和地位才能刺激他们努力工作,从而把提高生产效率看作是经济活动的中心。 “科学管理之父” 泰 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罗纳德·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科斯第一定理:当权利的任意配置可以无成本地通过市场得到重新配置时,可交易权利的初始配置不会影响它的最终配置或社会福利,原因在于权利的任意配置可以无成本地得到相关主体的纠正. 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可交易权利的初始安排将影响到权利的最终配置,它也可能影响社会总福利.既然权利的初始安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