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抗美援朝70周年英雄事迹心得体会.pdf

2020抗美援朝70周年英雄事迹心得体会.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 抗美援朝 70 周年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 先锋。”让我们用最真诚的心来铭记 “英雄”“先锋”。下面是小编 为大家收集的关于 2020 抗美援朝 70 周年英雄事迹心得体会 5 篇,希 望你喜欢。 2020 抗美援朝 70 周年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用身体当炮架的孔庆三 1950 年 11 月 27 日,驻扎在天宣水里地区的志愿军第27 军 80 师 炮兵团 92 步炮连 5 班,在班长孔庆三的带领下,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战 前准备。因为新兴里进攻战今晚就要在这里打响,而 5 班是配合主攻 的第 8 连作战,所以孔庆三和战士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班长孔庆三看到战士们斗志昂扬,准备充分,开心地笑了。1950 年 11 月,为了打击麦克阿瑟的所谓 “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 的嚣张气焰,孔庆三作为一名志愿军炮兵班长,随着部队来到了朝鲜 。眼下这场战斗,是他入朝后的第一仗。自从接到任务后,他就暗下 决心,一定不辜负祖国人民和部队首长的重托,带领全班打好出国第 一仗,打出 5 班的班威。 下午 6 时,5 班在副连长赵芳君的带领下,踏着冰雪,顺着山沟向 新兴里出发了。当五班来到于谷里时,和敌人遭遇了。机枪声、手榴 弹声迅速响起。孔庆三带领战士们跑到山坡上,借着火光可以看见前 方横着一个小岭,岭前面 20 米远,隐藏着敌人的一个火力点。敌人依 托有利地势,将密集的火力发射成一个扇面,封锁着前面狭窄的道路 ,阻拦了突击连的前进步伐。突击连发起了几次冲击,都被压了下来 ,又组织了两次爆破,也都有没有成功。突击连与敌人形成了对峙状 态。 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炸毁敌人的火力点。孔庆三在仔细地 观察着岭岗周围的地势情况,发现岭岗前后左右均没有可以利用的地 第 1 页 形,只能把炮架到岭岗上面了。但此地距发射目标仅有 20 多米的距离 ,还没有超出炮弹爆炸的危险范围,要想发射炮弹,对孔庆三他们是 很危险的。孔庆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主动向副连长请战: “连长 ,把敌人这个火力点交给我们班吧,我们一定炸掉它。”副连长看了 看孔庆三,严肃地说: “5 班长,能否快速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关系着 此战胜负,你们的担子可不轻啊!”“连长,你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 务!”孔庆三斩钉截铁地回答。 孔庆三和李胜永、弋会东很快把火炮架到了岭岗上面。但岭岗的 地面上全是冻冰,根本无法构筑火炮阵地。孔庆三只好将炮架上的左 柱锄架在岩石上,但右柱锄又悬空了,还是无法进行有效射击。时间 已不再允许多想,此时的孔庆三毫不犹豫地拿起铁锹抵住了炮架上的 右柱锄,用肩膀顶住了火炮腿…… “瞄准,开炮!”。随着大地的震动,愤怒的炮弹直射敌人的地堡 。 “轰”地一声巨响,敌人的火力点飞上了天。我们的英雄孔庆三却 被 92 火炮的后坐力弹出了三四米远,同时被弹片击中腹部,壮烈牺牲 。战后,孔庆三 “身体当炮架,打开胜利路”的英雄事迹,传遍了部 队。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战后,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 “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 勋章、金星奖章。 2020 抗美援朝 70 周年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抗美援朝“登高英雄”:杨连弟 他是闻名铁道兵的 “登高英雄”,又在朝鲜战场屡立新功,最后 献出宝贵生命,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革命战士的光辉代表。 杨连弟 (1919—1952),天津市北仓镇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国 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 1 师 1 团 1 营 1 连副连长。 1949 年 3 月 13 日,杨连弟加入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第一支队 第一桥梁大队三连,成为铁道纵队的一名随军职工,驻守河北滦县。8 月,参加陇海路 8 号桥抢修。在修复时,如何登上 45 米高的桥墩,成 为修复工作的最大难点。在所有通常做法被一一否定后,杨连弟凭着 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提出了 “利用桥墩上每隔三至五米的铁夹板搭单 面脚手架”和 “在距墩顶一米处搭木板做掩护,用土炸药爆破”的方 第 2 页 案,并带头实施,为 8 号桥提前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因此荣立大 功一次,获“登高英雄”称号。 1950 年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