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眼球运动的6块眼外肌,各有其运动方向,正常人眼球运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方向转动都是协同性的,等量、等速的一种协同运动,这种共同运动,可分为同向性运动和异向性运动,前者可分为同向性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异向运动分为集合和散开运动。一.解剖生理基础(一)动眼神经运动纤维:外侧核-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上睑提肌(眼球运动)副交感纤维:正中核-双侧内直肌(调节辐辏反射)副交感纤维:埃-魏核-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 睫状神经节-睫状肌(晶体变厚视近物) (二)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核-上斜肌(三)外展神经外展神经核-外直肌 二.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眼肌麻痹眼肌麻痹系由于眼球运动神经或调节眼球协同运动的结构病变所致,临床可分为以下不同类型:1.周围性眼肌麻痹、2.核性眼肌麻痹、3.核间性眼肌麻痹、4.核上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1.周围性眼肌麻痹 是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损害所致。(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斜视、向上、向内及向下运动障碍或受限,并出现复视。眼内肌麻痹表现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见于: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复视(diplopia)是眼肌麻痹时的一种症状,当某一眼外肌麻痹时,眼球向麻痹肌收缩的方向运动不能或受限,并出现视物双影。(2)滑车神经麻痹:单独滑车神经麻痹少见,可表现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下楼时有复视,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3)外展神经麻痹: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呈内斜视,有复视。⑷动眼、滑车、外展神经麻痹:眼球固定,见于海绵窦综合症2.核性眼肌麻痹: 是指脑干内颅神经核病变所致的眼肌麻痹。定位:脑干 病因:血管病、炎症、肿瘤 特点:1.双侧眼球运动障碍 2.脑干邻近结构的损害 3.分离性眼肌麻痹3. 核间性眼肌麻痹定位:脑干内侧纵束病因:血管病(腔梗) 多发性硬化又称:内侧纵束综合征 (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桥脑侧视中枢到动眼神经内直肌核之间的内侧纵束。表现:向对侧注视时: 病侧眼球不能内收 对侧眼球可外展(可伴眼震)辐辏反射正常(支配内聚的核上通路位置较高) (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 一桥脑侧视中枢到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表现: 双眼向同侧注视时: 患侧眼球不能外展 对侧眼球可以内收辐辏反射正常刺激前庭可外展(3)一个半综合征病变:桥脑侧视中枢、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连接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表现: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同侧眼球不能内收,仅对侧眼球可外展, 伴眼震.核间性眼肌麻痹和一个半综合征多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硬化。4. 核上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1)水平注视麻痹病变:额叶 脑桥 (2)垂直性麻痹上丘-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皮质下中枢帕里诺综合征:病变位于上丘上部破坏性病变。表现为双眼向上垂直运动不能。见于松果体肿瘤。动眼危象:上丘上部刺激性病变。双眼发作性向上。上丘下部病变:双眼不能向下注视。见于Parkinson综合症。 核上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1)双眼同时受累;2)无复视;3)反射运动仍保存(颞叶有纤维与Ⅲ、Ⅳ、Ⅵ脑神经联系)。瞳孔调节障碍1.瞳孔的大小 普通光线下瞳孔直径正常为3~4mm 。 缩小2mm 扩大5mm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瞳孔括约肌颈上交感神经节交感纤维-瞳孔散大肌 瞳孔括约肌、瞳孔散大肌维持瞳孔的正常大小。2.临床常见的异常瞳孔(1)瞳孔缩小一侧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霍纳征(Horner sign);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可伴同侧面部少汗。双侧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压迫脑干、药物中毒。双瞳孔针尖样。2.临床常见的异常瞳孔(2)瞳孔散大见于:动眼神经麻痹。 颞叶钩回疝(无眼外肌麻痹) 抗胆碱能药(阿托品、东莨菪碱) 视神经损害 (伴失明)3.瞳孔对光反射传导径路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 上丘臂→上丘→中脑顶盖前区→双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4.瞳孔光反射异常 光反射传径路上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觉中枢病变,不出现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5.辐辏及调节反射异常集合反射 辐辏反射-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 调节反射-注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缩瞳反应与会聚动作不一定同时受损。 (辐辏反射)双内直肌←动眼神经正中核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枕叶→顶盖前区 (调节反射)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E-W核辐辏反射消失见于:帕金森综合征中脑病变调节反射消失见于白喉(睫状神经损伤) 中脑炎6.阿罗瞳孔表现: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规整, 对光反射消失, 调节反射存在病变:顶盖前区光反射径路受损: 神经梅毒 多发性硬化 带状疱疹7.埃迪瞳孔-强直性瞳孔 中青年女性多见。表现:一侧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