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舞蹈 德昂族象脚鼓舞与短脚鼓舞的特点.pdfVIP

德昂族舞蹈 德昂族象脚鼓舞与短脚鼓舞的特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昂族舞蹈 德昂族象脚鼓舞与短脚鼓舞的特点 “象脚鼓舞”,德昂语称“嘎儿格冷当”,流传于梁河、陇川、盈江、 镇康、保山等县的德昂族村寨中。象脚鼓是德昂族舞蹈的主要伴奏乐 器。相传远古时候,有两兄弟以采野果和猎获小动物为生。为了获得 更多食物,兄弟俩分开寻找猎物,他们以石击木头传信息。但声音传 送不远。他们便想出把木头砍短,便于移动,又把木头抬离地面,使 声音传得更远。过了许多代人,一个叫腊堵的人偶然发现,空心的树 比实心的树敲起来更响。于是,他用石头将树掏空,又将它竖立起来, 敲起来声音又响又传得远。他高兴得边敲边手舞足蹈。人们闻声都跑 来看,情不自禁地都跟着跳了起来。一个叫腊堆的人,发现这种鼓不 仅可以伴舞,还可以召集人,他仔细观察了象腿象脚的形状,制作了 很多个形态各异的鼓,他做好一个,竖起晒干一个。有一天,一个猎 人来到,他们共剥兽皮,烤兽肉吃,把兽皮晒在鼓上,他们一直吃到 第二天中午。腊堆去拍掉兽皮上的落叶,竞拍出了震耳的声音。从此 有了蒙着皮的象脚鼓。在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区,流传 着一种“短鼓舞”。鼓身长约三尺,头宽尾窄,两头都蒙有鼓皮。传说 德昂族在大迁徒中,“饶静”部落是第二批上路的,为了赶上先行的“饶 实”部落,鼓手不慎跌了一跤,将鼓砸成两节。为了使鼓继续发挥联 络、娱乐和鼓舞人心的作用,他用石头将切口磨平,又蒙上了一张皮。 因此,两面都能发出与原先的长鼓完全不同的声音。他高兴地挎着鼓 旋转手舞足蹈,演变成了现今的短鼓舞。象脚鼓舞都在“考洼”(进洼、 关门节)“傲洼”(出洼、开门节)和“堆沙”等佛教节日礼仪活动时进行。 此外,在“泼水节”、“烧白柴节”、“做摆”时,也跳象脚鼓舞。梁河象 脚鼓舞,有“鸡跳舞”、“四方舞”、“脚步舞”等套路;盈江县有“公鸡打 架”、“各显神通”、“蹲跳”、“对蹬”等十套。跳“四方舞”按“十”字逆时 针方向行进,表现德昂族祖先由东而西迁徒时的艰辛历程 “脚步舞” 是展现从播种、耕耘到收割的农事过程。舞蹈时都按一定的程序跳完 所有的套路,每个套路也可单独反复表演。领舞的执鼓、镲、使者, 均为男性,妇女只能尾随其后,或在外圈表演。镇康县跳象脚鼓舞的 尾随舞者,可右手执毛巾随舞自然甩动,并有一二个善歌者于舞圈内, 唱《大供歌》,每唱完一段都高喊“唷啦唷啦!”舞众大声呼应“讴!” 陇川县章凤区跳象脚鼓舞时,击鼓领舞者,头戴直径约三尺的大草帽, 男舞则提起大裤脚,露出虎、草等各种纹身花纹。象脚鼓舞、镲,平 时是缅寺里的法器,由缅寺保管,只能在节日时使用。在 “关门节” 后到“开门节”前,是不能击鼓跳舞的。流传于保山市坝湾乡的“八步 舞”为象脚鼓舞中的一种,多在宗教和大的节日庆典活动时于佛寺前 的广场进行;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围圆而舞。舞蹈风格古朴,出脚时, 轻松和绵,微有屈膝;晃手时柔和地转腕,眼随手行;头眼手腰动向一 致;翻身转体时迅速有力,幅度增大。

文档评论(0)

137****6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