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有企业经理角色中的激励制度研究 —论“官员型经理”向企业家型经理的转变 论文简述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我是如何开展这项研究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一、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 知识经济对经理的创新要求 现有激励理论对经理激励的局限 个人的研究背景、成果与兴趣 二、我是如何开展这项研究的? 寻找切入点:经理为什么需要激励? 分析逻辑:经理需要什么类型的激励? 经验分析:一些国家的大企业是如何激励经理的? 建立模型:把经验与逻辑结合起来,建立组织与激励之间的联系模型。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类—联系—演变。 本文结构: 切入点:经理为什么需要激励? 钱德勒提出的经理革命:企业管理权限向经理的转移 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性 国有企业经理类型与目标定位:“官员型”经理与企业家型经理 如何形成企业家型经理?即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经理要具备一种抓住机会、谋取利润与承担风险的动机与能力。经理能力与人力资本相关,经理动机与激励相关。 分析逻辑:经理需要什么类型的激励? 合同与企业组织类型:长期性合约组织与短期性合约组织 激励机制类型:晋升激励与收益激励 长期性合约组织与晋升激励相关;短期性合约组织与收益激励相关; 两种激励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晋升激励一般与低收益激励组合,高收益激励往往会淡化晋升激励; 两种合约组织分类主要取决于经理进入与退出成本,随着经理进入与退出成本的降低,经理的激励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经验分析:一些国家的大企业是如何激励经理的? 日本模式:长期性合约组织与低收益激励的组合:内部选拔、晋升决定待遇和经理与员工的收益差距小。 美国模式:短期性合约组织与相对高收益激励的组合:公开选聘、市场与业绩决定报酬和经理与员工差距大。 日本模式的变革:动力:企业追求资源配置效率和经理开始追求高收益,经理的进入与退出成本降低。方式:采用小组制,形成内部市场;破格使用人才和由年功主义向业绩主义转变;结果:经理流动,使长期性合约组织有所松动。 美国模式的扩展:原因;经理与企业都希望降低经理流动性。方式:引入股票期权方式;结果:收益结构变动与合约期限的延长。 建立模型 n2 n1 e1 x y t o x1 x2 z3 z1 z2 c C’ c1 x3 t1 t3 t2 n3 e2 e3 研究方法 理论逻辑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理论指合同、组织、激励以及相关联系,经验指日本与美国企业的案例。 分析与综合归纳相结合,把激励放在系统中去考察,分析:对组织与激励进行分类,综合:把分类联系起来,解释组织与激励的类型。 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静态在于描述不同的组织与不同的激励类型的关系,动态在于揭示各种类型稳定性的条件,一旦条件变化,组织与激励形成的组合类型会发生变化。 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规范:经理激励的标定位;实证:对组织与激励联系的框架分析。 数据来源: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美国与日本的学术资料与统计、问卷调查和各种机构的问卷调查等。 本文主题与结构 主题:以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培育经理的企业家创新精神为主线;以激励机制的设计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揭示经理如何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激励制度安排及演变过程。 结构安排:本文有7章:一章:企业家经理—对经理激励的目标定位;二章:对已有的激励理论进行综述与评论;三章:本文的理论模型设计;四章:以日本与美国企业进行验证三章提出的模型;五章: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经理定位与激励制度;六章:提出我国国有企业经理制度变革的方向与步骤;七章是结论。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对企业经理的分类与联系:官员型经理与企业家型经理;经理角色由前者向后者的转变。 企业组织与激励的分类与联系:长期性合约组织与短期性合约组织;以经理流动率反映组织类型;晋升激励与收益激励;低流动率与低收益激励相关,高流动率与高收益相关。 流动与激励组合的动态演变:经理进入与退出成本决定着合约期限,随着进入与退出成本降低,低流动率与低收益组合会发生变化;同时,为抑制高流动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入股票期权机制,使高收益与相对低流动形成组合。 分析方法:确定一个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找出相关联系,并分析整个系统的动态性变化。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