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利用函数电路实现波形变换.docVIP

实验九 利用函数电路实现波形变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九 利用函数电路实现波形变换 —、实验目的 1 、利用二极管非线性特性 , 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2 、利用差分对管的饱和与截止特性,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 二、预习要求 1 、预习方波产生电路和方波→三角波的变换电路工作原理。 2 、预习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和工作原理。 三、实验仪器设备 1 、双踪示波器 2 、万用表 3 、高频电路实验装置 四、实验电路和工作原理 1 、二极管波形变换电路工作原理 从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上看 , 二者主要的差别在波形的峰值附近 , 其余部分都很相似 . 因此只要设法将三角波的幅度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段衰减 , 就能将其转换为近似正弦波 . 见图 9.1 所示 . 用二极管将三角波近似转换为正弦波的实验电路见图 9.2 。图中 , R4 ~ R7,D1 ~ D3 负责波形的正半周, R8 ~ R11,D4 ~ D6 负责波形的的下半周, R2 和 R3 为正负半周共用电阻, R1 对输入的三角波进行降压。在正半周的变换过程中,设 R4 ~ R7 都取值为 1.2K Ω , 在正半周 , 当 D1 ~ D3 都不导通时, C 、 B 、 A 点的电压分别为 1.25V,2.5V,3.75V 。在波形变换的过程中 , 由于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加上输入函数的时间关联性 , 不同时刻二极管上所承受的电压是不同的。为了分析的方便 , 我们假设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为 0.5V, 则当输入电压高于 1.75V 时 , 二极管 D3 导通,输出电压高于 1.75V ;当输入电压高于 3V 后 , 二极管 D2 导通 , 输出电压高于 3V; 当输入电压高于 4.25V 后 , 二极管 D1 导通 , 输出高于 4.25V. 以此类推 , 便可近似得到正弦波形 . 若增大电阻 R4 的值 , 可以降低波峰时的电压降 , 以适应不同输入电压的变换要求 . 负半周的变换原理与此相类似 , 读者可以自行分析。 图 9.1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原理示意图 图9.2 二极管三角波→正弦波变压器 2. 三极管波形变换电路工作原理 图 9.3 为利用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图中, RP1 调节三角波的幅度 ,RP2 调节电路的对称性 , 电阻 R2 可改变正弦波的失真度 ,RP3 用于调节输出电压的幅度 ,C1 为隔直电容。 图9.3 三极管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器 图.9.4 三极管三角波→正弦波变换曲线图 波形变换的原理是 : 利用差分对管的饱和与截止特性进行变换。 由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知识可知 , 差分对管的放大特性表达式为: i c1 = = (1) 上式中,α = ≈ 1,I 0 为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 ;V T 为温度的电压当量 , 当室温为 25 ℃ 时, V T ≈ 26mV. 如果 V id 为三角波 , 设表达式为 (2) 式中 ,V m 为三角波的幅度 ,T 为三角波的周期 . 将式 (2) 代入式 (1) 中 , 可得 : ( 3 ) 用计算机对式( 3 )进行计算,打印输出的 i c1 (t) 或 i c2 (t) 曲线近似于正弦波,则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V c1 (t) 和 V c2 (t) 也近似于正弦波,波形变换过程如图 9.4 所示。为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 , 要求 : ①传输特性曲线尽可能对称,线性区尽可能窄; ⑧三角波的幅值 V m 应接近晶体管的截止电压值。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 .二极管波形变换 实验电路见图 9.2 ( 1 )将上下两端电阻 Rl — R 1l 分别选 1.2K 接至± 5V 电源,测得 A 、 B 、 C 、 D 、 E 、 F 各点的分压电压。选择 函数发生器输出的波形为三角波,频率调至 20KHz , V P-P 调至 3V ,然后接入电路 IN 端,观察 OUT 输出波形。 ( 2 )将 R4 、 R11 电阻,分别改接成 2K 和 5.1K (即: R4 = R11 = 2K 、 R4 = R11 = 5.1K ),观察波形,测各点分压电压,并分别与接 1.2K Ω时相比较,分析原因。 ? V A V B V C V D V E V F R4=R11=1.2K Ω ? ? ? ? ? ? R4=R11=2K Ω ? ? ? ? ? ? R4=R11=5.1K Ω ? ? ? ? ? ? (3) 画出 (1) 、( 2 )不同电阻时的输出正弦波形。 2. 三极管波形变换 实验电路见图 9.3 选择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波形为三角波,频率调至 20KHz , V P-P 调至 3

文档评论(0)

xiaowei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