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了凡四训》的启示
《了凡四训》的启示善恶的辨别是人生中的大事,做事说话都应当遵行善的原那么。中国自古以来就称为礼仪之邦,特重道德教化。有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自然有很强的善恶意识。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道德善恶意识都是与生活习惯和风俗结合在一起的,它最明显的、最剧烈的特征是道德准那么,而不是道德原那么,一字之差便有了天壤之别。道德准那么教育我们如何去做,教育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做才算是好的、善的,它以一种既定的形式呈现出来,符合道德准那么的言行便是善,而违背道德准那么的就是恶。如此,善恶清楚,一目了然。不过这样做存在着一种危急,即我们失去了辨别善恶是非的力量,把推断的力量交给了别人,把行为等同于善恶本身。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社会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脸谱化的思维方式,如同戏台上红脸关公、黑脸包公、白脸曹操等,忠奸清楚,善恶明确。然而事实真是如此简洁吗?道德准那么只是告知我们怎样才是善的,却没有讲明善是什么。所以,假如我们追问善是什么?道德准那么无法答复。最终还是要回到道德原那么上来说明善本身,只有明了了善本身,才能真正明白善恶的分别。《了凡四训》中讲: 为善而不穷理,那么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实为至理。袁了凡居士对佛学有很好的修行,他把毕生的体会凝为四篇文章,简洁扼要的说明了如何分别善恶、如何立身处事,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能看到的《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包含的内容特别丰富,本文仅就它的善业思想作一些分析,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处事、修行问题。于佛教义理当身而言,佛教不怎么讲善恶的问题,而是重点在染与净上。因为众生执著,终日里颠倒妄想,心不清净,我见执著于我,遇法执著于法,便把自己定死在我执与法执上,不得解脱,如此不免犯种种过。故佛教多讲般假设智,以般假设化我、法二执,去除众生杂染,心净那么不贪、不恨、不私,无为、清净、自由,如此便念头不动。此不动非如死人之不起念头,而是破除执著之后无染清净,无所住而生起心,如此便成就至善。之所以用至善一词,就是为了区分一般意义上执的、仅符合道德准那么的行为。袁了凡居士对善作了种种分析,目的就是区分于一般意义上的善的表现形态善相,从而明了善之体善之当身、善之之所从来。善相不行过分依靠,因为它可能是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也可能是为求人天福报、为求好名:也可能是不计回报的真正的善行。《孟子》中一段话,可为明证: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伴侣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看到小孩子将要掉入井中,心中不忍,便要想着救他,这种不忍心不是因为和小孩子的父母私交好,也不是因为要求得一个救人的美名,也不是因为不情愿听到小孩子的惨叫,只是心中不忍自然而发。救小孩子这一善行可以有多种缘由,但真正的善行却是自然而出、无所计较的。1、真假中峰大师的话可谓是字字珠矶:有益于人,那么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那么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那么为真;利己者私,私那么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真与假的区分一是内容与形式上的善,二是有无所求的善与有所求的善。所谓形式与内容之别,真善不肯定会遵循善的形式,也就是说不肯定会呈现出一种善相,正如金刚怒目,虽现恶相,而能镇摄人之恶念;忠言逆耳,但忠言不因其逆耳就不是忠言了。内容的善才是真正的善,不能仅看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一般状况下,人们很简单流入形式的漩涡,如念佛读经以多为胜,殊不知法重在受持,于心地用功。所谓有为、无为之别,有为之行善会贪求福报、名声等,而真善不会计较个人利益、而且行善在心里是平常事,不求别人感恩戴德,只是随缘而行,如雁过长空。《八大人觉经》中讲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佛菩萨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住相布施,于世间公平一味,是真无为无漏之善。2、端曲端曲即是直心与利心之别。端者直也, 《维摩诘经》言直心是菩萨净土、直心是道场,直心者,谓质直无谄,老实无伪,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了凡居士于此甚明:凡欲积善,决不行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悄悄洗涤,真善要从心而发,有一毫人欲私心而能当下猛然警觉也不失为端正,假设有一丝一毫媚世、愤世、玩世之心皆为曲。正善是不以任何条件为缘由的,善只是它自身,就是这一颗纯净的热诚之心。理易明,而行难达,但假设能终日于心灵隐微处时时体察,肯定能到达高超的境界。3、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那么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那么为阴德。被人知道的称为阳善,不为人知的称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行善自然会有好报,无论阴报、阳报、现报、后报,但这是从结果上说。从行善者的心理来说,不能在行善之初就预期这些结果,因为一旦为好报而行善那么已经是有为的善,是媚俗的行为,虽然可以关心许多人,但还是下乘。4、是非了凡先生举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城市管理网格员四级-中级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城市管理网格员三级(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0-2021学年北京师大二附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VIP
- 2025年城市管理网格员三级(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VIP
-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数学通关考试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学年西城区四中初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2019-2020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docx VIP
- 中国餐饮企业发展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