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骨头六连精神心得体会
79年前,“硬骨头六连”是由14名红军骨干组建而成,战争年代六连以敢于刺刀见红文明全军,在连队参加战斗中阵亡过半的恶战超过了十次。这支被人们称赞为“战备思想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的连队,诞生在烽火抗战的翼中平原。
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授予解放军某部六连以“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
“硬骨头六连”是我军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硬六连”是人们对这一英雄连队的赞誉。“硬六连”命名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尽管主客观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硬六连”始终保持了“硬”的品质,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全面过硬”的典范。“硬六连”硬在以勤学苦练不断提升知识素养和作战能力上。硬功靠勤修、靠苦练,也靠开拓创新。
今天硬骨雄风依然在,血染战旗同样红。
军人的血性源于对打胜仗的追求,坚持用硬骨头精神砥砺有我无敌、所向披靡的杀气;
军人的血性源于对生死观的感悟,坚持用“硬骨头精神”激励勇于牺牲、一往无前的豪气;
军人的血性源于对荣誉的崇尚,坚持用“硬骨头精神”催生勇于争锋、舍我其谁的锐气;
当代军人的血性,不同于江湖游侠的斗气,而是信念与使命的结合、力量与智慧的象征。坚持用“硬骨头精神”熔铸军人的血性,真正把军人的血性豪气灌注于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中。
一个国家、民族要生存发展,不可没有雄风锐气;一支军队要打胜仗,不能没有铁骨血性。在“硬骨头六连”命名周年庆之际,重温英雄连队的辉煌历程,深感“硬骨头精神”作为军人血性的集中体现,弘扬“硬骨头精神”,培育敢打必胜、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锻造新一代官兵的血性雄风。
硬骨头六连精神心得体会
革命战争年代,硬六连在炮火硝烟中立下赫赫战功,这个“硬”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和平时期强军兴军,硬六连保持“报国敢赴死、逢敌必亮剑”的血性胆气,这个“硬”是对照实战标准超越极限淬炼出来的。
立夏时节,粤东某海域一场进攻演练激战正酣。眼看防线将被突破, “硬骨头六连”下士班长王一村大吼一声:“挡不住,也要死死拖住!”他迅速集结全班奋起阻击。有的同志被荆棘刮破了脸、划破了手,露出了血淋淋的伤口,依然顽强抵抗,硬是将“红军”牢牢堵在阵地前。
“皮肉掉了可以再长,阵地丢了哪里去找!”王一村说,伤疤就是军功章,是军人用汗水甚至鲜血铸成的。朴素的话语彰显着六连官兵上阵不畏战,打仗不惜死的血性胆气。
1948年,瓦子街战斗中,全连140人有127名官兵血洒战场,剩下的13人带伤死守阵地,战斗英雄刘四虎负伤11处,仍顽强与敌搏斗,那把拼弯的刺刀,至今保存在连史荣誉室。
真实的战场有多残酷,磨砺锋刃就有多重要。敢于亮剑、敢于牺牲的硬骨血性,始终贯穿在六连练兵备战的铁流中。“宁要暴风骤雨中的良好,不要风平浪静的优秀。” 这是六连官兵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连长赵松训练不慎造成左手腕肘骨断开,术后手腕里打上钢钉还积极进行恢复计划,用弹力绳将手绑在杠上练力量,用绷带绑着夹板练长跑,凭着一股韧劲,硬是成为全旅第一个通过“特三”考核的干部,官兵们都称他“铁腕连长”。
“只有自身硬气,带兵才有底气。我是党员,还是连长,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我只能说‘跟我上’,不能说‘给我上’,所以自己一定要带好这个头。”赵松说,六连上下,都是这样高标准、一战到底。
硬六连的亮剑不仅体现在“硬”上,还非常之“细”。
硬六连的战备思想硬是有名的,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外训甚至换防,随时随地都可能拉动战斗准备。有一年新兵下连,首次组织战备拉动,新战士俞喜强因战备包少了一根细针,被连长点了名,并要求在全连面前说明情况。
“为了一根针至于吗?”俞喜强心有不解。排长见状及时上前帮带,讲起六连定人定物的制度,每一件战备物资都有可能在未知的战场上起重要作用。事后,俞喜强感慨道:“小针不仅能缝制衣物,必要时也能决定胜负。战备无小事,当一‘针’莫少!”
连一根针都不能出错的队伍,作风之全面过硬,可见一斑。
硬骨头六连精神心得体会
“今天连队获此殊荣,我们六连所有官兵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硬骨头六连”连长赵松在领奖后说,在连队荣誉室里有一面荣誉墙,上面挂满了前辈的荣光,但是后面却留了一块空白,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六连厚厚的荣誉属于我们的前辈,属于我们的战斗英雄,我们一定会紧随英雄步伐,争做英雄,再创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辉煌。在改革强军的道路上,我们‘硬骨头六连’一定牢记强军目标,牢记主席嘱托,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竭尽全力把连队打造成永不卷刃的胜战刀锋。”
“以前觉得六连特别厉害,但没怎么接触过,直到看了时代楷模发布,了解六连的 故事后,(我的)感触很深。”某旅地空导弹连女兵胡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