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吴王杰 10 10-1导体的静电平衡.pptVIP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吴王杰 10 10-1导体的静电平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电危害实例 美国工程人员对F15战斗机进行维护保养时,由于燃料系统接地不正确,人体也未采取适当的接地措施,人体静电放电引起整个飞机烧毁 例题 两块等面积金属平板,分别带电荷qA和qB,平板面积为S,两板间距为d,且满足平板的线度远大于两板间距。试求静电平衡时两板各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及周围电场分布。 提示:电荷分布在两板的四个表面上,由于板面积足够大,两板间距非常小,可将两板视为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 在尖端附近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少量的残留离子或电子会发生剧烈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它们与空气分子碰撞,使其电离,从而产生大量新的离子或电子,是空气变得易于导电。 与尖端上电荷异号的带电粒子受尖端电荷的吸引飞向尖端,并与尖端上的电荷中和;与尖端上电荷同号的带电粒子被排斥,做加速运动迅速离开尖端,形成“电风”。因此尖端一旦放电,导体上的电荷就不能继续聚集,导体的电势就不会再升高,导体向空气中的剧烈放电就可以不再发生。 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据报道目前已经有更高级的负离子释放尖端: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尖端,可以生成纯净负离子。 空气负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它如同阳光、空气一样是人类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科学研究表明: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决定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空气中含有适量的负离子不仅能高效地除尘、灭菌、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够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而形成携氧负离子 。 臭氧: 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 大自然很容易产生臭氧,在打雷闪电时会产生几十万伏的高压电,电离空气及有机物形成臭氧。“臭氧能于短时间内将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消灭,并能中和、分解毒气,去除恶臭。因此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杀菌”,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臭氧在一些游泳池中都充当消毒工作。 而稀薄的臭氧会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因此在大雷雨后,空气总是特别清新。 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 之所以将避雷针改名为接闪杆,是因为以前的名称不科学,没有反映出接闪杆的原理。避雷针刚刚出现在中国时,人们以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击,所以称其为避雷针。但事实上,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下引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人建议将避雷针改名为引雷针,但总的来说,还是接闪杆这个名称最为贴切。 在雷雨天气,高楼上空出现带电云层时,避雷针和高楼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总是聚集了最多的电荷。这样,避雷针就聚集了大部分电荷。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 参与一次闪电的平均电荷量约为20C-30C. 《科技奥运解析北京奥运的科技创意》一书中透露:鸟巢外表平滑,没有普通大型建筑上突起的避雷针,实际上,它的整个钢筋铁骨构成了理想的笼式避雷网。设计师将鸟巢的金属屋面、钢结构中的钢构件以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方式进行有效连接,这样鸟巢自身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避雷网,而鸟巢的钢结构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接收闪电的装置,能把闪电迅速导入地下。为了防止雷击对人体的伤害,场馆内人能触摸到的部位,比如钢结构上,都做了特殊处理,抵消了雷电对人的影响,绝对不会伤害到人;同时,鸟巢内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与避雷网做了可靠连接,保证雷电来临的瞬间,能顺利将巨大电流导入地下,保证了场馆自身、仪器设备和人身安全。 一些高压设备的电极常常做成光滑的球面也是为了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把电荷漏掉,以维持高电压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简称范氏起电机。它是由美国物理学家范德格拉夫(van de graaff)在1931年发明的,起电机以摩擦生电的原理,不断产生大量电荷。作为静电学实验的高压静电源,可用来演示电荷性质,分布,说明静电的感应原理,显示电力线及尖端放电现象,是大中学校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台设备。 结构如图,空心金属圆球A放在绝缘圆柱 C 上,圆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帆风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143125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