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汉至元政治4.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6 6页 试卷第 =page 6 6页,总 =sectionpages 6 6页 汉至元政治4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单选题 1.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2.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4.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 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 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5.明代监察御使的品级仅为七品、从七品,甚至更低,且选拔极其严格,1439年明政府颁布了名为《宪纲条例》的专门监察法规。但监察官员不受任何行政管辖只对皇帝个人负责,可单独奏事,上可纠劾阁臣,下可巡察地方,因而其职备受推崇。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体制走向成熟 B.内阁地位日渐衰落 C.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D.政治风气较为清明 6.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B.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C.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7.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8.《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A.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 B.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D.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9.欧阳修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写到:“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做法 A.杜绝了考试过程的舞弊行为 B.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C.有利于防止考试舞弊行为 D.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10.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11.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12.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

文档评论(0)

156****0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