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第二章测试
1、 人类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口语传播时代
(2) 文字传播时代
(3) 印刷传播时代
(4) 电子传播时代
2、 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是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儿
3、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分别是:
(1) 拉斯韦尔
(2) 拉扎斯菲尔循
(3) 卢因
(4) 霍夫兰
4、 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认为,只要是能够消除或减少事物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都是信 息。
5、 十五世纪四十年代,徳国工匠(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
兀O
6、 人类传播有哪些特点?
(1) 社会传播是信息在扩散屮实现共享的过程。
(2) 社会传播是传播双方的互动行为。
C3)社会传播的发生是以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为前提的。
(4) 社会传播的本质属性:社会关系。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不同的社会 关系,也建立着新的社会关系。
(5) 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是各种类型的传播交织而成的-?个复杂的“过程的集 合体” O
7、 什么是符号化?什么是符号解读?
符号化(编码):是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声音或文字语言或其他符号 的活动。
符号解读(译码):是受传播者对其接受到的符号进行理解和阐释,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第三章、第四章测试
1、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传播者(C),受传者(R),讯息(M),媒介(MD),反馈(F)
3、1949年,美国的信息论学者(香农)和(韦弗)提岀了一个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4、1967年,美国学者(丹斯)强调了传播过程的动态性质,比如,谈话中双方“认知场”总是
在不断扩大。麦奎尔将其观点槪括为“螺旋形模式”。
5、在对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研究中,(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是由普遍联系
的各种类型的传播所构成的复杂系统。(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则看到了大众传 播各个环节都受到各种社会影响力的作用,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对传播者和受众具有重大的影响。
6、人内传播的一些理论与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看来,人 的自我 是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则提出了 “自我互 动”理论。
7、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提出了一个基于基模理论的个体信息处 理过程 模式。
8、“镜中我”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自我
认识依赖于同他人之间的互动。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是一而“镜子”,个体依此调整自身 行为。
9、图示:拉斯韦尔五W模
通巡什么耕媒介“-I並什么菊I,
通巡什么耕媒介“
-I並什么菊I,si向齣w产生什么效栗
媒介时
10聞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0 6接牧青那a演费评码、裤円和个人从
40 6接牧青那a演费评码、裤
円和
个人从N 丁?研体.住群休内.讯息
2到再
*Mt?d ?的 分5
来白各科僧*曲估启帕人
11、图示:奧斯古徳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第五靠第六章小测试
一、 填空
1、 1952年,美国传播心理学家(凯利)和(沃尔卡特)对“童子军”的反规范宣传实 验i正 明了群体成员的群体归属感影响着群体传播。
2、 1953年,美国心理学家(阿什)的小群体趋同行为实验证明了群体压力的存在。
3、 R二IXA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关于流言的一个著名公式,这一公式说明流言与(问
题的重要程度)及(信息的暧咪程度)成正相关。
4、 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提岀了大众传播为社会生活创设“拟态环境”的思想。
5、 报刊成为大众媒介的标志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便士报)的出现。
6、赖特认为大众传播有四方而功能:(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0
7、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最早指出了大众传播的负而功能即“麻醉”作用。
二、 解释: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 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产生和传播运动。
三、 问答:
☆ 1、大众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1) 传播者的组织性一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门组织。
(2) 传播手段与传播技术的密切关系一任何传播技术的革命,都扩大和提高着大众传播 的范围、速度和质量。
(3) 传播对象的广泛性和模糊性:大众传播的对象是一般大众。
(4) 传播信息的文化性和商品性:大众传播的信息是承载文化意义的特殊商品。
(5) 强烈的单向性:信息大童从大众媒体流向受众。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6) 大众传播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任何国家都将大众传播活动纳入社会管理制度之
第七章第八章
第七章第八章
?、填空
1、 大众传媒的双重目标是指(经济)目标和(宜传和公益)目标。
2、 〃把关人”槪念的最早提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河湖长江之永乐江.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拼搭PPT课件.pptx VIP
- 《HarmonyOS鸿蒙应用开发》电子教案--项目5-05.doc VIP
- 2023会计年终工作述职报告7篇.docx VIP
- 2025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doc VIP
- 金蝶k3 wise创新管理平台plm v研发操作手册.pdf
- 海南大学《线性代数C》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C卷及答案.pdf VIP
- 4.2.2.1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制度.docx VIP
- 华为HCIE-Routing&Switching实验手册V3.0.docx VIP
- 2025四川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试题(+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