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教学课件.pptxVIP

新统编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春望》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 望 目 录 CONTENTS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后世又称他杜工部。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背景资料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安禄山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但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 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精读细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精读细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整整三月不断,(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满头白发而今越抓越稀少,稀疏难绾,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了。 精读细研 2.“国破”与“城春”对照来写,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诗歌一开头即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是草木丛生。“国破”与“城春”色调相反,诗人在此对举,从而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照。“国破”下缀以“山河在”,“城春”下缀以“草木深”,更使诗意翻新,出人意料。这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安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1.本诗题目为《春望》,诗人望见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精读细研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示例1:赞成第一种。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 示例2:赞成第二种。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精读细研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为什么说家书“抵万金”? 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 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精读细研 5.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示例:诗人因“感时”“恨别”而频频搔首,导致自己的满头白发纷纷脱落,几乎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其实,此时的诗人才四十五岁,但因过度的焦虑忧愁,竟然未老先衰到如此地步。从中我们更能看出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是何等强烈。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人被困长安的所见、所感,集中表达了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主旨归纳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吧。 总结点评 反思 ! 谢谢观看,再见!

文档评论(0)

龙山隐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