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欣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学会欣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PAGE / NUMPAGES 《学会欣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问题。 学会赏识人 孙琴安 ①关于艺术,会赏识的人好多,但关于人的赏识,有此意识或看法的人其实不多,我也是在天数之年时悟出来的。 ②在古代,曾有过很多友人、同窗之间相互赏识的故事,伯排琴的知己之交自不待言,有的甚至在敌手之间也时有发生。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与司马懿,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攻魏,遇到的老敌手就是司马懿,二人智谋过人,不相上下,诸葛亮唱空城计,司马懿受骗,不但不恼火忌恨,反自叹不如;当加道诸葛亮将不久于人间,不但不坐视不救,反赞其为“天下奇才也”。其对诸葛亮之赏识程度,远过常人。 ③诸葛亮逝世,魏遂灭蜀,随后司马家族又代魏主政而建晋。以羊祜为军政重臣,出镇襄阳,与吴国大将陆抗为军事敌手。二人虽各为本国军事统帅,然审时度势,皆以不战为方略,各保分界达十年之 久。此间二人相互赏识,互通使节,陆抗夸赞羊祜之 “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可以过也”。而羊祜知道陆抗患病,专门馈送良药派人送去,陆抗左右的人都不放心,怕有毒,劝陆抗不要服用,但陆抗绝不生疑,一边服用,一边为其辩白:“羊枯岂鸩人者!”羊祜逝世,不单晋国上下哀恸,就连”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德高望尊,史亦稀有。 ④都说“文人相轻”,实质上也有很多文人相重的例子。如李商 隐与杜牧,李商隐写离愁别绪的诗最为善于, 但他在给杜牧的诗中却说:“故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对杜牧的诗赐予了很高的评论。 ⑤再如,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都是华东师大名教授,我每次 与钱谷融先生谈起徐中玉先生, 他总谦逊地说: “徐先生学识广博精湛,学通古今,我怎么能跟他比呢?”而我每与徐先生谈起施蛰存,他总说:“我中学念书时爱读小说,除了平江不肖生和鲁迅,还有施蛰存的小说,对我都有影响 ”语气中充满着敬意。 ⑥我想,连敌手之间都可以相互赏识,文人之间也能相重,那么作为夫妇、兄弟、姐妹、妯娌、师生、朋友、同学、同事、街坊,甚至是上下级、前后代之间,就更应当相互赏识了。可是,要赏识他人和被他人赏识,似应第一具备两个条件。 ⑦第一是理解。我们平常都说理解万岁,但到真需要理解时却又常常做不到。你要赏识他人,就先得理解他人。如鲍叔牙之因此赏识管仲,就由于认识他的个性,为此管仲曾感触:“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贫穷,故不以我为愚,知时有益不利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亲母亲,知我者鲍子也。” ⑧其次得有胸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赏识人却与利益没关, 它常常出于一种衷心的敬佩与喜爱。 你既然学会了赏识一个人, 也就意味着你对其弊端的包含; 如你紧咬着他人 的一点瑕疵不放,就很难学会赏识。 ⑨友人徐全荣说得好:“他人对你做了九件坏事,只做了一件好事,那我记着他做的这一件好事!”有这等胸怀与情怀,何愁不会赏识人? (选自 2018 年 2 月 8 日《文摘报》 5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5.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6.第⑥段在文章构造上有何作用? 57.试举一例,说说生活中应如何赏识他人。 【答案】 54. (我们要)学会赏识人。 55. 举例论证。列举司马懿赏识诸葛亮和羊祜与陆抗相互赏识的 案例,详细有力地论证了敌手之间可以相互赏识的看法。 56. 承前启后(过渡),由上文阐述要学会赏识人,自然过渡到 下文阐述学会赏识人应具备的两个条件(如何做到赏识人) 。 57. 举一世活实例,谈赏识人的详细做法即可。

文档评论(0)

152****7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