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史明智 学了”难忘九一八“这一课,请谈谈你的收获。 * 一、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结果 策划者 地点 时间 事变名称 日本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原因 经过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东北三省沦陷 影响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日本首相田中义一1927年7月25日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2)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思考:日本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 2、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东三省沦陷 3、东北为什么会迅速沦陷 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九一八事变后: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侯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攘外必先安内 蒋介石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 外寇不足患,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辱。 ——蒋介石对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的训话(1933.4.10)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将士组成的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遣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东北抗日联军 4、社会其他阶层的反应 (1)东北军民的反应 1936年4月,张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 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 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 1931年东北沦陷 侵占热河 1931年东北沦陷 侵占察哈尔 1931年东北沦陷 侵占热河 侵占察哈尔 1931年东北沦陷 侵占热河 1935年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西安 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四次围剿”与”反围剿”示意图 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示意图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年8月1日发表的《八一宣言》 (2)中国共产党的反应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学生的反应 学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 西安事变 策划者 地点 时间 事变名称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和平解决 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1936年 12月 12日 西安 二、西安事变 1、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具体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对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 ②蒋介石亲自到西安威逼张、杨“剿共” 。 “张学良、杨虎城劫最高统帅,目无党纪国法,形同叛逆,不“讨伐”不足以张法纪! ” “苟有其他途径可寻,又何必军事解决呢?”“若使用武力,倘处置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实关系全民族最重大之问题” 将对何应钦的行动“不惜给予援助”;要求南京“绝对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 ——日本(摘自《中国现代史》) “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足见全世界均认蒋氏,为中国最大领袖,而自动推崇之。” ——英美 (摘自 《纽约时报》) 2、西安事变后各方态度如何? ——何应钦(摘自《中国现代史》) ——宋美龄(摘自《西安事变回忆录》) 中:国民政府 外:日本和英美 放蒋:可以有力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主张:和平解决! 杀蒋:中国有可能爆发更大的内战。内战再起,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 3、如何解决西安事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初三复习备考交流 备课课件(北师大版).ppt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初三复习归纳——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docx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19课 俄国、日本的转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1课 人类的形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各课知识讲解: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 历史: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课件人教版八上) (2).ppt
- 历史: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课件人教版八上) (3).ppt
- 历史: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教案(岳麓版七下).doc
- 历史: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北师版八上).ppt
- 历史: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教案(岳麓版七年级下册).doc
- 历史: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教案(岳麓版七年级下).docx
- 历史:第14课《钢铁长城》 导学案(人教版八下).doc
- 历史:第14课《难忘九一八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docx
- 历史: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导学案(人教版九下).doc
- 历史:第14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教案(川教版九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