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一、 选择题:
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 HB≤350 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B ) A .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循环特性 r= -1 的变应力是 (A )应力。
A.对称循环变 B 、脉动循环变 C.非对称循环变 D .静
普通平键联接强度校核的内容主要是 (A) 。
A. 校核键侧面的挤压强度 ;B. 校核键的剪切强度;
C.AB 两者均需校核; D .校核磨损。
半圆键联接当采用双键时两键应 D 布置。
A . 在周向相隔90o B. 在周向相隔120o C. 在周向相隔180o D . 在轴向沿同一直线
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D ) A .拉力 B. 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普通平键联接传递动力是靠 。 ( B )
(A) 两侧面的摩擦力 ; (B) 两侧面的挤压力 ;
(C) 上下面的挤压力; (D) 上下面的摩擦力。
在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柱连接中,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B )
( A)增大 Cb,减小 Cm ( B)减小 Cb.增大 Cm( C)增大 Cb 和 Cm( D )减小 Cb 和 Cm ( 应尽量小)
带传动中最大应力发生在 ( B )
( A)紧边与大带轮接触处; (B)紧边与小带轮接触处;
( C)松边与小带轮接触处; ( D)松边与大带轮接触处。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 ( C )
( A) 带不是绝对挠性件; (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 C) 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 D)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
在螺栓连接设计中,若被连接件为铸件,则往往在螺栓孔处做沉头座孔.其目的是—。
( A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 B)便于安装( C)为安置防松装置
选取 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 D )
(A)带的线速度 ( B )带的紧边拉力
( C )带的有效拉力 ( D)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同一工作条件,若不改变轴的结构和尺寸,仅将轴的材料由碳钢改为合金钢,可以提高轴的 而不能提高轴的 。
( A ) ( B )
( A)强度 ( B)刚度
当两轴距离较远,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 。 ( C )
(A) 带传动 ; (B) 一对齿轮传动 ; (C) 轮系传动; ( D)凸轮传动。
自行车的前轮轴是什么轴? ( A )
( A )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 D)曲轴。 (自行车的前轮轴只承受弯矩而且不转动,所以是固定心轴,中轴既承受扭矩又承受弯矩所以是转轴,后轮轴只承受弯矩而且不转动所以也是固定心轴 )
考虑滑动率 ,则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 ( C )
( A. ) i
d d2
( B). i
dd2
(1 2 )
,
d d1 (1 )
dd1
( C.) i d d2
d d1 (1 )
d d2 (1 )
( D.) i
d d1
螺纹联接放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 ( C )
(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 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
开式齿轮传动中,一般不会发生的失效形式为 ( A )
(A) 轮齿的点蚀 (B) 齿面磨损 (C) 轮齿折断 (D) 以上三种都不发生开式齿轮磨损较快,一般不会点蚀
与同样传动尺寸的平带传动相比, 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 A )
( A)传动效率高 ( B )带的寿命长 (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大
轮齿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出现在齿廓的 部位。 ( D )
( A)齿顶附近 ( B)齿根附近 ( C )节线上 ( D)节线靠近齿根处
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 Zmax≤120 ,是为了 。( C )
( A)减少链传动的不均匀性 ; (B)限制传动比; (C)减少链节磨损后链从链轮上脱落下来的可能性; ( D) 保证链轮轮齿
的强度;
滑动轴承计算中限制 pv 值是考虑限制轴承的 。 ( B )
( A)磨损 ; ( B ) 发热; (C) 胶合; ( D) 塑性变形 ;
对齿面硬度≤ 350HBS的一对齿轮传动,选取齿面硬度时应使( C );
( A). 小齿轮齿面硬度 大齿轮齿面硬度( B) . 小齿轮齿面硬度 =大齿轮齿面硬度
( C). 小齿轮齿面硬度 大齿轮齿面硬度( D) . 小齿轮齿面硬度≤大齿轮齿面硬度
在确定大. 小齿轮硬度时应注意使小齿轮的齿面硬度比大齿轮的齿面硬度高 30 一 50HBS,这是因为小齿轮受载荷次数比大齿轮多,且小齿轮齿根较薄.为使两齿轮的轮齿接近等强度,小齿轮的齿面要比大齿轮的齿面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初中数学趣味数学竞赛课件(共43张ppt).pptx VIP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岗前)PPT课件.pptx VIP
- 常用电气形符号表.doc VIP
- DBJ51-143-2020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 黑龙江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管理办法.doc VIP
-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 课件 模块3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检修.pptx
- TSGZ8001—201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去水印版).pdf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件 3.1 电机控制器检测与故障诊断.pptx
-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