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售后服务.docx

爱爱医资源外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售后服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5 \h \z \o Current Document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 二外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 \o Current Document 1、 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3 2、 穴位注射 4 \o Current Document 3、 耳针法 6 4、 艾条灸 9 5、 拔罐法 12 6、 穴位按摩法 15 7、 刮渉法 17 8、 湿敷法 20 9、 涂药法 23 10、 熏洗法 26 r-r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r-r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 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 用药合理。 4、 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 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 中医技术人员外岀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 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 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 严肃处理° 8、 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 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 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外科常见中医特色的技术操作规程 一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向病员解释清楚,以取得合作。 2、 2、 病员排便或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3、 取侧卧位,根据病情定左、右。裤褪至膝部,臀咅暗近床沿,垫 橡胶单与治疗巾預下,并拾高臀部约10厘米(4晚對臀下)o 4、 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润滑肛管前段,反折肛管;左手分 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轻轻插肛管入肛门内15厘米左右。 5、 拾高注洗器,液面不超过30厘米,放松肛管,让溶液缓缓流入。 6、 溶液将流尽时,倒温开水5-10毫升,反折肛管拔出手指包住肛 管置弯盘内,然后用手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柔。 7、待10?15分钟后,取出水枕、橡胶单与治疗巾,整理床铺、环境、 清理用物。 二穴位注射 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 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1)常用穴位: 有研究者分析了近年来国内55篇相关文献,总结发现使用频率 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 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从主穴使用频率较高的4个穴位来看, 主治病症集中于尊麻疹、瘗疮、银屑病和鼻炎。详见下表: 操作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2 ~ 4穴,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 抽取注射液2ml左右,在穴位上斜剌约10 ~ 15mm,缓慢提插 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0.2 ~ 0.4ml),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 常反应。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 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防止 过敏反应的发生。 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剌角度和深度,针刺深穴应控 制在颈围的1/10内,向鼻尖方向刺0.5 ~ 0.8寸,以免伤及延髓。 脊髓两侧臉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髓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 药物不宜注入脊髓腔。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 者可导致瘫痪。 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 以免晕针。 5、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 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 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 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6、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 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7、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 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甑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 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三、耳针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 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评估 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 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 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 防病治病的目的。 二、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