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与职业生涯规划;;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兴起背景;一、教师教育范式的演变;中国学者对于教师教育范式的分类;西方学者对于教师教育范式的分类;二、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应重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一、专业理念
二、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四、专业态度与动机;;五、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教师职业??涯的八个阶段;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二)卡茨的教师发展时期论(Katz,1972);;(三)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Burden,1979);(四)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Fessler,1985); 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特别是其对教师发展的阶段描述,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纵贯教师生涯的理论架构。
与卡茨和伯顿相比,这是一个不小的超越。因为卡茨与伯顿对成熟教师未来的发展未作探究,即认为达到成熟以后的教师会一往直前地继续成长,其间不会有类似低落、停滞的发展阶段,而费斯勒则弥补了二者缺陷。更为突出的是,费斯勒借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教师的发展回归到教师的现实世界中去。尤其是对各种社会的以及周围情境的亦或个人的影响因素对教师发展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作用极为关注。
总之,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无论是对于完整的教师生涯进行规划,还是依据教师各个发展阶段,对其提供辅助支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五)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Stetty,1989);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可以说非常清晰地反映出了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发展的规律与特征。
不仅如此,他所提出的“更新生涯阶段”,弥补了费斯勒理论中的不足,即当教师处于发展的低潮期时,如果给予其适时、适当的协助与支持,教师是有可能度过低潮期而继续追求专业成长的。
总之,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比较完整,也较真实地诠释了教师发展历程。;从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到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教师发展阶段研究经历了由点(“教师的关注点”)到面(“教师发展全程”)的拓展。
傅乐的研究仅关注“教师的关注点”,而这只是教师发展的一个侧面。以其一个侧面不足以窥视教师发展的全貌。
70年代卡茨与伯顿的理论则对教师专业表现、心态、信念、需求等方方面面进行了阶段性描述。然而二者的研究仍不乏缺憾,即在教师发展阶段上,仅以教师的“成熟阶段”作为发展的终极,而对达到成熟期以后的教师发展未做出进一步研究。
到了80年代中期,费斯勒的研究则弥补了二者的不足,他认识到了教师会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可能遭遇挫折,甚至会陷于停滞。应该说,费斯勒的理论较之从前更为完整、全面,而司德菲的理论则是进一步的发展。他以其“教师更新生涯阶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费斯勒的理论,即承认教师会陷于发展的低潮期,且是一种规律性表现。如果适时给予适当的协助,教师则可能会重新追求专业成长的。
至此,教师发展阶段研究已可以让我们大体了解教师发展的历程与面貌。;(一)费斯勒(Fessler,1985)的教师生涯发展影响因素论;(二)格拉特霍恩(A. Glatthorn)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三)蔡培村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四)饶见维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上述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教师发展的各种因素,为我们了解并重视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而适切协助教师顺利发展提供了依据。
的确,教师如果置身于一个融洽激励、支持与协助的环境中,自然会乐观积极,主动追求职业生涯的发展与进步。
反之,如果环境中充满了矛盾、危机与压力,自然易使教师颓丧迟疑,疲惫倦怠,从而丧失进取的热情与动力,进而很快步入职业生涯的挫折期或停滞期。
因此,推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如此才能适切协助教师的发展。;; 教师专业生涯的阶段
; 基于专业发展规律的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人的一生有多长时间在工作?如此短暂的职业生涯,为何不用心规划?;;;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故事:木匠的房子;从什么时候起你开始问自己: ---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获得什么支持?--- 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流程;;;;; 确定愿景;;短期规划;;步骤3;步骤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 (一)教师如何自我分析:SWOT;;1.个性分析、职业锚的再确认和职业通道选择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E.H.施恩教授提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