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论贵粟疏》古文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贵粟疏》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论贵粟疏》 全文紧紧抓住贵粟,从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实际 出发,高屋建瓴,援古况今,层层剖析,反复论证,又明确提 出损有余补不足的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以振兴发 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对历史上 文景之治 的局面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 【原文】 论贵粟疏 出处:《汉书》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 (1) ,织而衣之也 (2)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3)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 之旱,而国无捐瘠者 (4) ,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5) ,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 未及者,何也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 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 地著 (6) ,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 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 ; 饥之于食,不待甘 旨 ;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 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 以实仓廪 (7) ,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8)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 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 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 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 之重 (9) ,中人弗胜 (10) ,不为奸邪所利 ; 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 府,给徭役 ;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 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 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11)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 暴虐 (12) ,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13)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无者取倍称之息 (14);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 贾大者积贮倍息 (15) ,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 (16) ,日游都 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 采,食必粱肉 ; 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17) 。因其富厚,交通 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 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 (18) ,履丝曳缟 (19)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 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 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 恶乖迕 (20) ,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 贵 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 (21) ,得以 拜爵 (22) ,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23)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 则贫民之赋可损 (24) ,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 (25) ,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 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 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 (26) ,政之 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 (27) ,乃复一人耳,此其 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 (28) ,出于口而无穷 ; 粟 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 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 多矣。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食货志》 【注释】 (1)食(s i寺)之:给他们吃。“食”作动词用。 (2)衣 (y i益)之:给他们穿。“衣”作动词用。 (3)道:途径。(4) 捐瘠(j 1吉):被遗弃和瘦弱的人。捐,抛弃 ;瘠,瘦。(5)不 避:不让,不次于。(6)地著(zhu 6着):定居一地。《汉 书?食货志》:“理民之道,地著为本。”颜师古注:“地著, 谓安土也。” (7) B(l i n凛):米仓。(8)牧:养,引申为统治、 管理。 (9) 石:重量单位。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0) 弗 胜:不能胜任,指拿不动。(11)长(zh a ng掌):养育。(12)政: 同“征”。虐:王念孙以为当作“赋”。 (13) 改:王念孙以为 本作“得1 (14)倍称(ch en衬)之息:加倍的利息。称,相 等,相当。(15)贾(gd古):商人。(16)奇(j 1基)赢:利润。 奇,指余物;赢:指余利。(17

文档评论(0)

jinxuet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