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浪潮对经济理论的冲击——兼论商科人才培养创新2015.06.30提纲背景:适应世界与中国经济新常态互联网浪潮:对经济理论的系列冲击商科人才培养创新:面向需求提高质量一、适应世界与我国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新常态这一概念2009年首先出现于西方,主要是指欧美发达国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其经济将在结构性失衡原因没有根本消除之前而显得增长乏力,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低增长、高失业”的经常性的状态性征。维基百科将新常态(New Normal)解释为:“2007-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状态和2008-2012年的全球萧条后果,这一术语已经被大量使用,用以说明原先认为异常而现在已经成为普遍状态的事物” (anything but normal) 。埃里安: “工业化国家治理新常态”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创造了新常态一词,用以警告和反对主流的市场和政策观点,即危机后经济将很快恢复。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新常态挑战是结构性失衡多年大规模累积的结果。新常态还将会影响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比如预期形成和行为模式。(Navigating the New Normal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2010.10.10)西方经济增长乏力新常态的原因 西方经济的新常态不是周期性的低速调整,而是由产业、消费、金融、债务等结构性原因导致的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扭转的经济运行不佳的格局——经济结构(产业空心化);金融结构扭曲(过度杠杆化);财政结构扭曲(赤字率和债务率)。产业振兴的时间当然要比增加货币供应以增加总需求的时间要长得多;“棘轮效应” 使长期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内不能迅速降低;去杠杆化(政府债务、家庭负债的降低)将会压缩包括企业、政府购买和居民消费在内的总需求。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中高速2014年8月7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解读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1、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1952年至1978年年均GDP增长率是6.1%,1979年至2012年年均GDP增长率是9.9%。2003年以来, GDP增长率分别是(%):10.0,10.1,10.4,11.1,11.4,9.0(2008),8.7,10.3,9.2,7.8,7.7,7.4%(2014)。增速“换挡”是世界经济体普遍规律日本:1950年-1972年,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更是降至0.86%。韩国:1961年-1996年,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为4.07%。中国台湾地区:1952年-1994年,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下调至4.15% 。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优结构2、优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2014上半年,最终消费首次超过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则是负2.9%。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中国新常态特征:新动力与多挑战3、新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4、多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国内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十八大报告)全球问题:世界经济 “新常态”的不利环境,发达国家对我国崛起的遏制,第六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挑战。动力缺失与“中等收入陷阱”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中等收入经济体难以成功跻身为高收入国家,它们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长动力不足,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高收入国家竞争。原因与特征分析:1.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2.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3.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4.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拉美国家基尼系数高达0.44—0.66之间)。5。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2002年阿根廷经济危机)。6.体制变革严重滞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资料员工作内容.docx VIP
- P气瓶充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doc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解析课件:2025年全国新高考二卷英语读后续写(课件).pptx VIP
- 贵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乌当组团.pdf VIP
- 图书出版合同(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正式版)D-L∕T 1770-2017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充排水技术规程.docx VIP
- 《结构全寿命维护》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VIP
- SI、PI协同的EMI分析—打印版.pdf
- Unit2 Travelling Around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