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文公专题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文本二: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敌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蔡礼之君,不足于文;蔡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不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
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于戎而败于崤。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节选自《左传》)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B.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C.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D.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伯,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B. 执事,办事的官吏,是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这里是对秦穆公的敬称。
C. 东道主,这里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后泛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D. 行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这里指两国来往时准备所需要的包裹等。
12. 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说明秦、郑并没有直接矛盾冲突,为后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伏笔。
B. 烛之武在见到秦伯后,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却先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的种种好处,继而又说明郑国灭亡只会对晋国有利,体现了他高超的游说本领。
C. 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师,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了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D. 本文详略得当,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做简略交代,做到了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有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
(2)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
14. 请结合两则文本分析晋文公“足以霸矣”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面临危难采用诈术,足可使敌兵退却,退敌回来尊崇贤人,足可报答贤人的恩德。晋文公虽然不能始终如一,却也足以成为霸主啊。(2)楚国战胜了中原诸国但也在柏举打了败仗。周武王懂得取胜的道理,所以取得一次胜利便称王天下了。
14. (1)仁义,明智,讲武德。(2)面临危难采用诈术。(3)退敌回来尊崇贤人。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竭泽”的目的是“渔”,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C;“焚薮而田”与“竭泽而渔”结构一致,所以“田”后断句,排除选项B。
故选D。
句子翻译:把池塘的水弄干来捉鱼,难道不能获得鱼吗?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