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察蜗牛的科学论文
蜗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研究蜗牛在夏玉米及菜田的危害症状、发生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影响发生因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蜗牛;发生规律;防治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冬暖式大棚发展较快,蔬菜面积逐渐增加,由于灌溉条件不断改善,夏玉米和菜田生态条件发生了变化,为蜗牛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蜗牛发生相当普遍,在一些区域已由次要有害动物,上升为主要有害动物。据2002~2021年调查,蜗牛密度一般在8~156头/m2,最多达300头/m2,蜗牛株率达22%~95%,主要为害夏玉米、小油菜、大白菜、韭菜、芹菜等,造成玉米和蔬菜减产严重,并污染蔬菜,大大降低了玉米的品质及蔬菜的食用价值。为了搞好蜗牛的防治,笔者于2002年5月开始,经过3a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蜗牛在阳谷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初步明确了影响蜗牛发生的因素;通过试验研究,找到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基本上控制了蜗牛在阳谷县的危害。
1蜗牛危害症状
蜗牛食性杂,主要为害夏玉米及棚室和露地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瓜类蔬菜和草莓。成贝、幼贝以齿舌刮食叶、茎,出现孔洞或缺刻,常诱发病菌侵染腐烂。苗床内从种子萌发到子叶期被害,可被全部吃光,延误农时。也可咬断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需毁种重播。
2蜗牛形态特征
经鉴定,蜗牛在本地发生的种类为同型巴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其形态特征为:
1成贝。爬行时体长30~36mm,体外有扁圆球形螺壳,身体分头、足和内脏囊三部分。壳高12mm、宽16mm,有5~6个螺层,壳口马蹄形。头发达,位于体前端。头上有2对可转缩回的触角,眼在后触角顶端,口位于头部腹面,口内有1个似锉刀的齿舌。足在身体腹面,跖面宽,适于爬行。幼贝体较小,行似成贝。
2卵。圆球形,直径约2mm,乳白色有光泽,逐渐变为淡黄色,近孵化时变为土黄色。
3蜗牛生活习性
蜗牛在本地每年发生1代,以成贝、幼贝在夏玉米附近的沟渠旁杂草丛中及菜田、灌木丛及作物根部、草堆、石块下及房前屋后等潮湿阴暗处越冬,壳口有白膜封闭。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蜗牛开始取食危害,5~6月份成贝交配产卵并为害多种作物幼苗,6~7月上旬形成全年第一个高峰。7月下旬至8月份如遇高温、干旱便隐藏起来,不食不动并用蜡状白膜封闭壳口。9月下旬以后,气温下降,蜗牛又恢复活动,11月中旬后,寒冬来临,成贝、幼贝陆续潜入越冬场所越冬。
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任何一个个体都能产卵。据观察,交配时间长达12~18h,交配到产卵需15~20d,卵期15~25d,一生可产卵多次,每成贝可产卵30~235粒,卵粒成堆状,多产于潮湿疏松的土里、枯叶下或沟渠边的杂草丛中。土壤干燥或卵裸露地表则不能孵化。
蜗牛喜阴湿天气,如遇雨天,昼夜活动危害作物,尤其是在夏玉米上,雨过天晴的傍晚是危害高峰期。在干旱情况下,白天潜伏,夜间活动。一般下午6时后出土危害,晚上9时几乎所有蜗牛都在取食,午夜后,活动蜗牛量逐渐减少,直至清晨5时前陆续潜入土中。蜗牛行动迟慢,借足部肌肉伸缩爬行,并分泌黏液,黏液遇空气干燥、发亮、污染蔬菜及作物叶面。
4蜗牛发生影响因素
4.1温度和湿度
蜗牛的发生与气温和土壤湿度有关。当气温11~18℃,土壤含水量在20%~30%时对其取食活动、生长发育有利;若气温在25℃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或40%以上,会引起死亡或生长受到抑制。
4.2寄主
蜗牛虽然食性较杂,但其取食对寄主有较大的选择性。在调查中发现不同玉米品种、蔬菜品种之间,不同地块之间,蜗牛的密度有明显的差异。2021年9月20日选择不同的蔬菜地进行调查,大白菜地有蜗牛38头/m2,韭菜地33头/m2,小油菜27头/m2,菜花20头/m2,莴苣15头/m2,生菜13头/m2,芹菜14头/m2,菠菜6头/m2,茼蒿5头/m2,其中以白菜、油菜、韭菜地发生量较大。2021年7月25日调查,抗虫玉米邢抗2号单株蜗牛8头,其他品种平均36头。因此,在防治时应因地制宜。
4.3地理环境
地势低洼、易于积水的,离河沟、水渠较近的,管理粗放、周边杂草丛生的,作物种植密度大、桐粮间作或周边种植树木较多的地块,蜗牛发生密度高,危害重。
4.4天敌
据调查,本地蜗牛的天敌有步行虫、微生物等。2021年6月20日观察到步行虫在18min内捕食2个成贝,留下空壳。应充分保护天敌,利用天敌压低蜗牛密度,降低蜗牛的危害。
5蜗牛防治试验研究
2021年6月20日用10%密达颗粒剂、10%多聚乙醛颗粒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