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docxVIP

2021年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2021年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PAGE / NUMPAGES 2021年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物理化学试验汇报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 1.目: (1)了解二级反应特点。 (2)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 (3)用不一样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求反应活化能。 2.原理: 乙酸乙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反应即皂化反应, 其反应式为: CH 反应是二级反应, 反应速率与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浓度成正比。用a,b分别表示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初始浓度, x表示在时间间隔t内反应了乙酸乙酯或氢氧化钠浓度。反应速率为: dx K为反应速率常数, 当a=b时, 上式为: dx 开始反应时t=0,反应物浓度为a, 积分上式时得: k= 在一定温度下, 由试验测得不一样t时x值, 再由上式可计算出k值。 改变试验温度, 求不一样温度下k值, 依据Arrhenius方程不定积分式有: lnk=- 以lnk对1/T作图, 得一直线, 从直线斜率可求Ea 若对热力学温度T1, T2时反应速率常数k E 本试验经过测量溶液电导率k替换测量生成物浓度x。乙酸乙酯, 乙醇是非电解质。在稀溶液中, 强电解质电导率与浓度成正比, 溶液电导率是各离子电导率之和。反应前后Na离子浓度不变, 整个反应过程电导率改变取决于OH-根离子与CH3COO-浓度改变, 溶液中OH-导电能力约为 浓度升高, 溶液导电能力下降。 一定温度下, 在稀溶液中反应, k0,kt,k∞ t=0, t=t, t=∞, 由此可得: k0- k 则能够得到: kat= 以k0-ktkt-k∞对 经过公式变形避免测定k∞ k 以kt对 3.试验仪器 恒温槽电导率仪 电导电极叉形电导池 秒表滴定管 移液管容量瓶(50ml, 100ml) 乙酸乙酯NaOH溶液 4.试验步骤 (1)调整超级恒温槽至25摄氏度。 (2)配制100ml浓度约为0.02mol/L乙酸乙酯溶液。 所需乙酸乙酯量约为0.1762g。首先在洁净1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许去离子水, 用分析天平称量加入乙酸乙酯量。加入乙酸乙酯量应该尽可能小于0.1762g。事先加入少许水是为了预防乙酸乙酯挥发。在称量以后计算出乙酸乙酯正确浓度。 (3)配制100ml等浓度NaOH溶液, 浓度以乙酸乙酯实际浓度为准, 计算需要加入NaOH溶液体积。 (4)测定k0: 用移液管取与乙酸乙酯浓度相同NaOH溶液25ml, 加入到洁净50ml容量瓶中,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用于测量k0。取一定量溶液于叉形电导池直支管中, 用部分溶液淋洗电极, 将电极放入叉形电导池直支管中, 溶液应能将电极没过。将叉形电导池放入恒温槽中10min以后, 读取统计电导率值。保留此叉形电导池中溶液, 用于后面35摄氏度时 (5)kt测量: 用移液管取所配制乙酸乙酯溶液10ml, 将加入到洁净干燥叉形电导池直支管中, 取浓度相同NaOH溶液10ml, 加入到同一叉形电导池支管中, 注意此两种溶液不能相互污染。将此电导电极放入直支管中, 再将此电导池放入恒温槽恒温。10min后, 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均匀, 溶液应能将电极完全淹没, 同时开启计时器, 每三分钟读一次数, 连续 (6)调整恒温槽至35摄氏度。 (7)一样根据上述步骤测量在35摄氏度时k0, k (8)在试验后将电导电极浸入去离子水中。 5试验数据处理 t/min 25℃ kt( 25℃ k 35℃ k 35℃ k 0 1976 3 1777 74.33 1505 157.00 6 1637 60.50 1342 105.67 9 1524 52.89 1235 82.33 12 1432 47.33 1158 68.17 15 1357 42.81 1091 59.00 18 1297 39.05 1048 51.56 21 1241 36.14 1011 45.95 24 1197 33.46 984 41.33 27 1163 31.00 959 37.67 30 1130 29.00 939 34.57 初始浓度a=0.02045mol/L 25℃k0= 35℃k0=1976 数据图像 25℃kt 35℃kt 25℃kt 直线斜率为14.85678k=3.291 35℃kt 直线斜率: 4.77267k=10.25 E =8.314J/mol*k*ln0.3211/(-0 =86.776KJ/mol 6.思索题 (1)在本试验中, 使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电导率, 能够不进行电极常数校正, 为何? 因为我们所使用数据是k0 (2)为何溶液浓度要足够小 因为只有在稀溶液中, 溶液电导率才与浓度呈正比, 进而能够经过测量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