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鲍照赠答诗刍议
摘要:鲍照现存赠答诗12首,包括10首赠诗和2首答诗。鲍照赠答诗的创作与崇文重利、山水入诗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虽然赠答诗仅存12首,但其赠答对象依身份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高官、同僚及方外人士,其中大部分为中下层人士。其赠答内容多表现为干谒求引、别离相思及叙述心志。鲍照赠答诗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善于运用景物,实现了情、景的高度融合;另一方面是在表现内容上他一反赠答诗歌功颂德的传统,在赠答诗中指摘贬抑,丰富了赠答诗的表现主题,具有突破性意义,推动了赠答诗的继续发展。
正如梅家玲先生所说,赠答诗“在一来(赠)一往(答)的诗作中,呈现出具有彼此对应关系的情感内容和形式。”鲍照现存诗歌204首,其中赠答诗12首,包括赠诗10首:《日落望江赠荀丞诗》《赠傅都曹别诗》《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秋日示休上人》《赠顾墨曹诗》;答诗2首:《答客诗》和《答休上人》一、鲍照赠答诗的时代背景文学作品与时代相互影响,文学作品往往反映出鲜明的时代性,时代也经常影响乃至规定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这也就是刘勰所谓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崇文重利的社会风尚刘宋时期,在帝王的提倡及诸王、显贵世家们的推动下,形成了崇文重利的社会风尚。据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记载:“自宋武爱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多才,英采云构。自明帝以下,文理替矣。尔其缙绅之林,霞蔚而飙起。”(二)山水入诗的创作方式晋宋之际的诗人既继承了魏晋以来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也实现了山水大量入诗的诗歌新变。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曰:“宋初文咏,体有因格,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二、鲍照赠答诗的对象及内容依前所言,赠答诗歌作为互动性极强的诗歌类型,赠答对象明确且在创作之始就已确定。胡大雷先生在《文选诗研究》中说:“《文选》诗的分类原则,或依照为某人而作,或依照为某事而作,或依照以什么体式而作,‘赠答’诗之成类,是典型地依照诗歌中表明赠某人或答某人。”因其赠答对象身份及亲疏程度不同,诗人所表达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其表达的内容大致是干谒求引、别离相思,亦或叙述心志。(一)干谒求引鲍照生活的时代,虽然门阀世家的势力有所削弱,但是其在人才选拔上仍占据有利地位,而像鲍照这样出生寒门却又渴求在政治上能够一展身手的文人往往会向位高权重者赠诗,以求重用。鲍照走的也是写诗干谒这条路,据《南史.烈武王刘道规》记载: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大怒曰:“千载上有英才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鲍照出身寒门,文学才能较高,钟嵘曰“才秀人微”,但又充满强烈的功利思想,渴望能得到引荐入仕,于是就向临川王刘义庆“贡诗言志”,且得以任国侍郎职。鲍照赠答诗《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无疑最能呼应鲍照这种“贡诗言志”的行为: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沉。本诗创作于公元459年,即大明三年,是时,诗人四十六岁,因罪被解职,独自流浪于江北,作此诗遥寄友人荀赤松(一说荀万秋),希望能帮助其走出困境。末两句写到“岂念慕羣客,咨嗟恋景沉。”虽然诗人渴望得到友人的提携,但表现极为委婉含蓄。(二)别离相思鲍照部分赠答诗是因与同僚或友人别离而作,这类诗歌往往有感而发,深沉感人,如《赠傅都曹别诗》: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这是鲍照对傅都曹的离别赠诗。诗人以“轻鸿”比喻傅都曹,以“孤雁”自况,揭示二人即将各奔天涯的现实处境。虽然不清楚这位傅都曹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其回赠之作,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诗歌情感的解读。其正如张荫嘉所评:“诗分三层看,“前四句念前日之偶聚契合,中四正叙目前之忽散檕思,后四遥寄后日之独居难聚,纯以鸿雁为比,尤是古格。”鲍照赠答的对象,有时候相隔两地,这时候诗人往往通过遥寄诗歌,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鲍照组诗《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均委婉含蓄情真意切地表达对长时间分隔两地的友人的想念,尤以其一和其六为佳:一六神物终不隔,千游傥还并。其一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手法,先以羊踯躅花起兴,继而道出“亲爱难重陈,怀忧坐空老。”的心声,形象突出,诗人对马子乔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其六以雄雌为喻,委婉含蓄表明自己与友人虽各在一方,但其深情厚谊终不会因为距离的缘故有所隔离。典故的使用,浑厚自然,使其表达更增典雅、情谊更添浓醇。恰如王壬秋所评:“起炼气于无形,颇有自然神力。首俱常意,而炼想取势具佳,遂觉生动浓至。”(三)叙述心志鲍照部分赠答诗歌的内容是向友人叙述自己的心志。如《答客》:愿赐卜身要,得免后贤嗤。诗人坦诚地向友人吐露自己的心声。在诗中,诗人直叙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