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镇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
一、移风易俗的基本做法
受传统思想影响,湖区群众历来重人情、好面子、讲排场、摆阔气,特别是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与新时代文明乡风严重相悖,甚至严重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为此,我们积极回应湖区群众对文明乡风的新期盼,发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首创精神,在XX自然村开展移风易俗的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深化移风易俗工作。
高效推动——一个理事会。在镇党委政府的倡导下,全镇XX个村委会,XX个自然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500人以上的自然村红白理事会成员5-7人,500人以下的自然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一般3-5人。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度、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理事会成员工作守则,做到了有人管事、照章理事。自然村的红白理事会负责人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乡贤担任,成员由村民大会推选,负责本村的红白喜事的登记、审批,村内红白事经批准后方可筹办。
村规促动——一套新标准。在充分尊重乡规民俗和社情民意、遵守婚姻和殡葬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村规民约,按照红白事一切从简、文明理事的原则,制定婚丧嫁娶彩礼、礼金、酒席桌数、菜品标准、烟酒档次等标准,同时出台了禁燃鞭炮的规定。倡导喜事新办,推行集体婚礼、植树婚礼、爱心婚礼等新型婚礼,摒弃大摆宴席、天价彩礼、高额礼金等陋习。倡导丧事得办,培育厚养薄葬理念,全面落实殡葬改革,简化治丧形式,压缩丧葬时间,控制丧事规模。如有明显违背本村规定,不听劝告,一意孤行者,实行一定的经济处罚,同时,理事会成员及有关桠长不得参与帮助操办喜事,当事人不允许进入本村公共酒宴场所,并取消一切优抚补偿资格。
全面发动——一支宣传队。发挥好志愿者队伍的宣传员作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通俗读物,创排文艺节目,入户走访、进村宣传等。鼓励志愿者队伍协助事主办理红白事,进行一条龙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移风易俗的好处。积极谋划移风易俗特色活动,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和民间文艺团体挖掘、整理群众身边婚丧新风故事,开展移风易俗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民间艺术形式,演身边人、说身边事。
阵地驱动——一个监督哨。推行新风大食堂建设,打造农村移风易俗主要阵地。有条件的村可新建或利用闲置的办公用房建立移风易俗新风大食堂,配备桌椅、餐具、消毒柜、冰箱等宴席用具,规定餐桌餐费统一标准,由红白理事会进行管理。无条件的村可依靠村镇餐馆承办红白事宴席,由红白理事会负责沟通协调。
典型带动——一张“红黑榜”。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创新活动形式,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好妯娌”“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积极挖掘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宣传报道,为群众讲述移风易俗好故事。曝光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反面典型,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潜移默化、入脑入心。
二、移风易俗取得的成效
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各村积极行动,群众真心拥护,乡贤志愿服务组织遍地开花,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全面覆盖,通过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得到根本转变。2017年,我镇荣获全国文明乡镇荣誉称号。
一是减轻了群众负担,少了“人情债”,更有“人情味”。以前,除了婚丧嫁娶之外,还有升学酒、满月酒、乔迁酒等各种各样的喜宴,不管是什么名目,都要有礼金,而且100元、300元的不算多,几千的都有。办喜宴的人也不含糊,来的都是客,菜要有山珍海味,烟酒也必须高档,一桌要发一整条。大家都相互攀比着,你用了皖酒王,他就用天之蓝;你用了软中华,他就用和天下。据不完全统计,最低标准一桌酒席成本就达1500元左右,每次红白喜事宴,多者7-80桌,少者也是3-40桌,办一场酒,都要花费数万,甚至十几万。有的因一场喜事而返贫,有的因人情宴而四处举债。在开展移风易俗后,我们修订村规民约,全面规范红白喜事办理时间、规模、开支等,如红白喜事普通礼不超过100元,殡乐队包括坐东,以2至4付为宜,白酒不超过100元/瓶,香烟严禁每人一包,每桌两包为宜,不能上高档菜肴等等。现在每桌成本降到了300-400元,群众发自内心拥护。如XX村村民XX给儿子办婚宴时,原已经备好了高档菜肴和烟酒,酒是超过300元/瓶的白酒,烟是用近千元一条的和天下,后来通过红白理事会摆事实、讲道理做工作,他主动将已购买的高档菜肴和烟酒退回,按照喜事新办的原则简简单单、高高兴兴地办了一场婚宴,节省资金5万多元。
二是划定了负面清单,摒弃“老黄历”,迎来“新习惯”。村规民约对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礼金酒席定标定量,划定了负面清单,也明确了奖惩措施,村理事会监督落实。原来的大操大办、攀富比阔的“老黄历”不灵了,按规矩办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宴请少办渐渐成为广大村民共识,并形成了“新习惯”。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