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 先生于 1919 年 12 月,从北京回到老家浙江绍兴,变卖了故乡的房子,并接母亲
到北京共同生活。 1921年 1 月,鲁迅先生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
篇小说。
小说描写了 辛亥革命 后, 中国社会 和人们 精神面貌 的可悲变化,并揭示出这种变化的
深刻的社会根源。鲁迅先生用慨叹的笔调刻画出了润土和杨二嫂等人物形象,反映出
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的非人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的本质。
笔者认为,鲁迅先生这篇小说结构严谨,情节单纯,笔调圆熟流畅,充满诗请,富有
哲理,它的写作特色和 艺术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下面笔者就《故乡》的写作
特色作一浅析。
一、用 白描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
这篇文章作者运用 白描手法 ,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写少年润土:
“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形象立于眼前。
再如杨二嫂: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
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 圆规 。”其次,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
典型性格,也是文章的特点之一。二十年前的润土与 “我 ”哥弟 相称, 二十年后 ,再同
我见面时,语言极少,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 “辛苦麻木 ”的贫苦农民,
从而写出了他二十年前后的变化。又如 豆腐西施“ ”杨二嫂,除了她的肖像外,作者主
要运用对话来刻画她的形象。杨二嫂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哈!这模样了!
胡子这么长了! ”在同 “我 ”的那段对话中,并没有描写人物的模样,却更好地说明了说
话人的心灵,达到了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
二、运用对比,深化主题
小说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深化文章的主题。表现为:
1、故乡前后情况的对比,描绘了农村小经济破产的惨境,揭示了导致破产的根源。
2、少年润土和成年润土的对比,揭示了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指出了听天由命的辛苦
麻木的生活道路是一条死路和绝路。
3、 “我 ”和润土之间关系的前后变化的对比,揭示了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深刻隔阂。
4 、 “我 ”货物润土之间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之间关系的对比,反映了对未来生活前景的
热切向往。
5、杨二嫂妖模妖怪、放纵泼辣、明拿暗偷、信口雌黄的形象与润土麻木不仁、毕恭毕
敬的神态的对比,起了 烘托 润土性格的作用,同时反映出农民破产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以上说明通过一人、一物、一事的前后对比,起到了突出强调、围绕中心、深化主题
的作用。
三、感情漾出画面,画面吐露诗情
全文以 “我 ”的感情为内在线索,它支配着人、事、景、物的描写,从而荡漾出一幅幅
风景画 、风俗画、人物画;同时,这一幅幅融情入画的画面,又诗意般地表现出了作
者的感情。如第一段描绘出一幅逼真的 寒江“ 荒村 归客图 ”,不仅在描绘故乡景物时 浸
染着一层浓重的感情色彩,而且用饱含诗情的笔来刻画故乡人物;通过各种画面的有
机组接,完整地、若隐若现地显示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最后 “船底潺潺的水声 ”仿佛
是作者抒情式畅想的伴奏。
从 我“”回到故乡以后的所见所闻,写到离别故乡时的慨叹和希望,整篇作品浸渍了浓
重的诗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表现出优美的画意。
四、人物出场,各有千秋
作者很注意对人物出场的安排,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对 闰土 的两次虚写与
一次实写,强调了他的变化。这三次出场是采用三种写法:有对比,有照应,有抒情,
显得意味无穷。
其次, “我 ”是在岁暮年尽、天气阴晦、冷风呜呜、天色苍黄、荒村 萧索 时出场的。这
既突出了农村的衰败破产,又 衬托 了闰土被迫害、杨二嫂巨变的环境和 “我 ”茫然惆怅
的情绪,这是一种以景衬人的写法。
再次,杨二嫂的出的出场宛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头,掀起了阵阵涟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审计与合规性检查报告.docx VIP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pptx VIP
- 2024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ppt VIP
- 路面硬化项目图纸施工图.pdf VIP
- YS_T 582-2023《电池级碳酸锂》.pdf VIP
- DB3607_T 006-2022 设施芦笋富硒营养强化技术规程.docx VIP
- HJ 479-200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pdf VIP
-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ppt VIP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级)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ppt(完整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