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研究(工商管理毕业论文).docVIP

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研究(工商管理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研究(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主题: 关于“金融或证券”中“投融资/租赁”的参考范文。 属性: F-0107MX,doc格式,正文7264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2 关键字:动态博弈;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融资 2 一、文献回顾 2 二、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分析 5 1.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博弈的情境设定 5 2.博弈的假设条件 6 (6)ra,rb分别为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利率。 7 3.博弈分析 7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9 1.结论 9 (1)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模式具备可操作性。 9 2.政策建议 9 参考文献: 10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12 论文致谢(模板) 13 正文 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研究(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直接融资渠道的不畅,导致小微企业只能通过互助担保展开自救。但在我国,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发展缓慢,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针对互助担保的研究和对现实考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小微企业和互助担保组织的信贷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模式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成员企业的非货币收益、企业面临的社会惩罚和贷款规模是贷款企业选择是否履约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动态博弈;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融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回顾 互助担保这一融资方式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以手工业者行业协会的名义募集资金作为银行贷款的保证金。但当时协会的成员以小手工业者(artisan)为主,组织结构松散,运作模式极其简单,缺乏必要的风险分担机制。[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创业企业融资结构决策研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小企业融资契约选择与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研究”(G);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基于企业社会资本视角的小企业互助担保发展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N);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微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发展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孟??(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小微企业融资研究。E-mail:mx1994@ 钟田丽(1956-),女,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司理财和会计学研究。E-mail:tougao111@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家互助担保机构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2],随后这种基于社会网络、服务对象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融资模式日趋成熟并迅速拓展到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地。 20世纪90年代,作为该领域研究发轫之作的“Peer Monitoring and Credit Market”[3]即揭示了互助性质的集体担保贷款(group lending)体系在降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和外部贷款人的监督成本方面的制度优势。在此之后,一批学者就集体担保模式的比较优势,采用博弈的方法,通过模型推导在理论上予以论证[4-5-6]。这一时期的三个重要研究结论表明:(1)集体中自发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削弱道德风险[3]。(2)镶嵌在借款群体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所释放出的社会惩罚(social sanction)能够起到担保品的作用,进而部分解决信贷配给问题[7]。(3)贷款群体在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出现的自选择(self-selection)行为是化解逆向选择问题的一种途径[8] 进入20世纪,对互助担保或集体担保贷款的研究呈多样化趋势,研究对象也不再囿于个人层面,针对小企业互助担保的讨论日益增多。其中一部分学者从社会学领域中汲取灵感,在研究中加入了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前人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9]-[12]。与此同时,关于互助担保运行模式的博弈分析也并未停止[13-14],比较有代表性的是Giovanni和Alberto的研究[15] Giovanni和Alberto以意大利互助担保的实际运作情况构建模型,将贷款企业依照投资者风险偏好划分为“安全型”和“风险型”两类,用以说明在普遍存在的信贷配给环境中,不同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加入互助组织的内在动力。在模型中,假设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存款利率为零,银行分别对贷款企业提供分离合同 银行可以在贷款合同中通过设定不同的利率和担保条件来对投资者进行甄别。(separating contracts)和混同合同 当企业可抵押资产不足,即小于银行提供给安全型投资者的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