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的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声夺人的故事 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兄弟的坏话。先是华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后来华驱也被驱逐。华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跟自己的侍从一起杀了华多僚,又劫持了自己的父亲华费遂,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国。 这下宋元公害怕了,他请来了齐国的乌枝鸣来帮忙守卫城池。这年冬天,在外逃亡的华登也带了一支部队来和华驱汇合,兄弟俩打算好好出一口恶气。 面对两兄弟的大军,乌枝鸣有些心怯了。这时,厨邑大夫濮献计说:“兵书上说:‘要事先取胜,就要首先夺取敌人的心志;要事后取胜,就必须等待敌人士气衰竭。’原文是:‘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何不趁着他们疲劳和没有安定的时机来进攻呢?如果等到敌人军心安定,我们可后悔也来不及了。”乌枝鸣听从了。结果这次交战果然取胜。后来,华登战死,华驱被赦免了造反之罪,逃到楚国去了。 “先声夺人”这则成语就是由“先人有夺人之心”转化而来的,表示在行动前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人的士气。先,抢先。 二: 韩信听从广武君李左车先声奇人之策,派使者去燕国,燕国听到韩信败赵的消息立即投降。 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原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原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今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若此,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若此者,所短也。臣愚,窃以为亦过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於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 【拼音】 xiān shēng duó rén 【解释】 声:声势;夺:动摇;人: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这则成语就是从《军志》里的话转化而来的,表示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人的士气。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 相关人物介绍: 宋元公?-公元前517年,子姓,名佐金文铭文作宋公差,宋平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公元前531年-公元前517年在位。 公元前522年,宋元公猜忌华族,华向、华定、华亥与向宁谋反,双方妥协,互派人质,盟誓讲和。公元前521年,晋、曹相继出兵救宋,联军连败华氏,围困于南里,华登赴楚国求援。公元前520年,楚遣使向宋元公施压,迫其赦免华氏。华氏族流亡至楚,内乱至此平息。公元前517年,宋元公去世。 宋元公为人不讲信用,私心很多,而且讨厌宋国的华氏、向氏二族。宋元公十年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华定、华亥和向宁策划说:逃亡比死强,先下手吗?华亥假装有病,以引诱宋国诸公子们。凡是公子前去探病,就扣押起来。同年六月初九日,华亥杀死公子寅、公子御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孙援、公孙丁,把向胜、向行囚禁在谷仓里。宋元公到华亥那里去请求,华亥不答应,反而要乘机劫持宋元公。六月十六日,华亥将太子栾和他的同母兄弟公子辰、公子地作为人质。宋元公也取得华亥的儿子华无戚,向宁的儿子向罗、华定的儿子华启,和华氏结盟,把他们作为人质。 华亥和他的妻子每次一定要洗干净手,然后伺候作为人质的公子们吃饭,公子们吃完后他们自己才吃饭。宋元公和夫人每天一定到华氏那里,让公子们吃完后才回去,华亥担心这种情况,想要让公子们回去。向宁说:正因为宋元公没有信用,所以把他的儿子作为人质。如果又让他回去,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