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别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2021年第19期 2021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总规模达到909万人。进入6月,距毕业生离校近在咫尺,然而,在如此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学生非常淡定从容地加入晃晃荡荡的“慢就业”行 列。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人不着急找工作各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不得不选择“慢就业”;有的是找不到相对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有的是对考研、考碗、考编等抱有一种“执念”,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即使已经离校了,也不愿意将就着找份工作,准备继续二战、三战;还有些毕业生或是畏惧用人单位“996”压抑的工作方式,或是为了逃避单位复杂的人事关系,宁愿多晃荡些日子,也不愿意过早加入“上班族”大 军?? 于每个个体而言,快与慢似乎并不能成为衡量就业好坏与成败的绝对标准。按照职业发展过程来看,毕业后的三到五年时间,都是毕业生与这个社会磨合的过渡期、动荡期。一些年轻人对待工作的看法,需要一个成长、转变、成熟的过程;还有的年轻人需要在“慢就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认识自己,着力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个社会。 何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往往不会一蹴而就。选择一份工作,最终都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在刚毕业时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往往只会看到工作的某一个方面,要么图稳定,要么看薪资高低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现有的工作需要经常加班,有的需要经常出差,有的考核压力太大??还有一些因素是之前择业时都没想过的,只有通过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表面上看,晃晃荡荡地“慢就业”似乎对个体影响并不大。但是,“慢就业”并不等于不就业,很多工作都会有年龄的限制,而通过“试错”找到适合的工作,也是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的,每个人的青春毕竟有限,允许年轻人“晃荡”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慢就业”看上去很美,但每个人迟早要面对社会现实,不如找个时间认认真真地审视自己,适时地为“晃晃荡荡的青春”承担起一份责任。 (摘自《中国青年报》胡波)

文档评论(0)

150****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