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 教育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PAGE
1 -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2.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答案】A
【解析】
唐设安西都护府统治高昌后土地买卖文书减少,说明土地自由买卖被唐政府限制,反映当时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故A正确;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故B错误;土地买卖文书减少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故C错误;高昌地区土地买卖文书减少,也无法得出“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 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微宗废除
C. 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可以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被迫改变了原有的管理制度,D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宋代依然坚持,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徽宗被迫认同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没有体现其废除坊市制度,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史实,古代中国基本经济思想为重农抑商,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必然向前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被迫调整统治政策。
4.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A. 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B. 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
C. 承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
D. 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谁能够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必经的仁义之路?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认为应该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故C正确;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强调的是个人修养,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无法体现“治国之道”,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排除D。
5.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A. 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 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 认为君主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联考八中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毕业班第三次质检(期中考试试题.doc
- 福建省联考八中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毕业班第三次质检(期中考试试题.doc
- 福建省联考八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毕业班第三次质检(期中考试试题.doc
- 福建省联考2021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联考八中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毕业班第三次质检(期中考试试题.doc
- 福建省联考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联考2021学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联考2021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
-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英语10月月考试题(扫描版.doc
-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届高三政治3月线上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二中2021学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二中2021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2021学六级英语上册 Module 6 Unit 1 You’ve got a letter from New York习题 外研版(三起.doc
- 安徽省二中2021届高三政治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肥东县届高三地理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五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课时 解决问题课堂作业 .doc
- 五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课堂作业 .doc
- 五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堂作业 .doc
- 一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课堂作业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