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四中2021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VIP

安徽省滁州四中2021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 教育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PAGE 1 -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乾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遂之齐”。该史料说明了 A. 西周青铜器制造水平高超 B. 西周冶炼和淬火工艺发展 C. 青铜器按照礼制要求制作 D. 周代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是古人对青铜器合金比例的记载,体现出西周青铜器制造水平高超,A正确;淬火工艺出现于西汉时期,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不是说明按照礼制要求制作,C错误;材料不是说明青铜器的用途,D错误。 2.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该记载反映了 A. 铁制农具的出现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灌溉工具的改进 D. 冶炼技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冶铁水力鼓风工具水排。依据材料“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它的作用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水力鼓风冶铸工具的出现,不是铁制农具的出现;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水力鼓风冶铸工具的出现,不是水利工程的兴修;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水力鼓风冶铸工具的出现,不是灌溉工具的改进。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有学者依据汉代文献和秦汉简牍,统计出商品有300多种,归纳为24个行业,其中有不少是小农需要购进的商品,如牲畜类、陶器类、药物类、调料类等等。材料反映小农经挤的发展 A.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推动庄园经济出现 C. 导致铁制农具的使用 D.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所说:“24个行业”的“300多种商品”,“不少是小农需要购进的商品”,可知小农生产生活需要,即“市场”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小农本身具脆弱性,面向市场不利于规模的扩大,难以发展成庄园,B项错误;铁制农具的使用才导致小农经济的出现,C项说法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重农抑商会限制小农与市场的联系,D项不正确。 【点睛】有效利用材料意图与关键字,运用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正确分析相关问题。 4.据统计,民国以前平均每家工厂的创投资本是1159元,而在民固初期仅为516元,资本规模缩小一倍。这一现象折射出 A. 民族企业缺乏集团意识 B. 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 C. 节制资本理念得到贯物 D. 实业投资热情有所降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建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措施,推动了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出现了众多创投资本规模小的企业,因此可得出这时期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民国初期出现资本规模较小的企业出现所反映的问题,与企业集团意识无关,故A选项错误;节制资本理念是新三民主义时期提出,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可知,这时期人们实业投资热情提高,而不是降温,故D选项错误。 5.如图为考古发现的元代印刷的商品包装纸“裹贴”实物,上面的文字是“□□□家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见(现)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不误主顾使用”。这一考古实物反映出。 A. 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B. 佛教思想出现兴盛局面 C. 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成熟 D. 商品生产已有名牌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家打造”“见(现)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说明材料中的“裹贴”是印有店铺经营广告宣传或商品说明的包装纸,“裹贴”的使用说明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故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由于城市商业的发达,商品包装应用了一种叫“裹贴”的东西,没有涉及佛教思想有关的问题,故B选项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与活字印刷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无关,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中的“裹贴”是印有店铺经营广告宣传或商品说明的包装纸,而不是商品的品牌,材料内容与商品的名牌无关,故D选项错误。 6.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纺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7世纪末,英国东印度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