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校2021学高一历史复学摸底考试试题.docVIP

安徽省某校2021学高一历史复学摸底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 教育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PAGE 1 - 安徽省滁州市新锐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复学摸底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孔子以及儒家学者认为,六经典籍作为三代损益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信念的代表,是合理秩序和价值的源泉,天下大一统以及合理政治操作的理据亦源于此。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六经典籍融合了诸子百家学说 B. 文明传承有助于社会转型 C. 儒学思想促进了价值观的整合 D. 祖先崇拜推动了文化重构 2.汉初,陆贾告诫刘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观点。据此可知,陆贾 A. 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B. 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 C. 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 D. 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3. 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 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 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4.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 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 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 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5.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B.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6.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 A. 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B. 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 C. 学者主张“心性空谈” D. 学者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7.李约瑟(1900-1995)曾说:“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A. 整体思维 B. 多元包容 C. 人文精神 D. 格物致知 8.清末举行一次科举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9.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 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 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 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 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10.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蓬勃兴起,梁启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较早地将西方关于民族、民族主义的界说引进思想界,而且将引进传播与创新相结合,赋予民族、民族主义更科学的理性精神、更具东方特色。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 梁启超的民族思想源于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B. 梁启超的民族思想完全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 C. 满清的专制统治是近代民族思想产生的根源 D. 梁启超是将民族一词引入中国思想界第一人 11. 中国文学中,无论是小说、散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多以“风”、“月”、“花”、“树”、“山”、“水”、“鸟” 等词汇居多,究竟是什么树、什么花、什么鸟、何等的风,却写的很少,这说明中国的文学 A. 忽略客观描述 B. 重视心理想象 C. 取材自然风光 D. 形式种类多样 12. 北宋哲学家,理学家代表人物邵雍曾有诗云:“唐(尧)虞(舜)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这表明理学 A. 已成为宋朝主流思想 B. 继承了传统儒学观念 C. 突破了传统天人关系 D. 揉合了其它思想理念 13.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