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 绝大多数 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乳酸菌厌氧,实例:鲸鱼在水中呼气会喷
出雾状水柱)
2、 植物 落叶 排出废物,动物和人通过排尿、出汗、 呼气 排出废物
3、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指的是应激性,植物无神经系统和反射弧故只有应激性,没
有反射活动(应激性包括反射)
4、 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都是由细胞构成)
5、 植物向光生长属于应激性。
2016 中考估计会出一题
6、 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
与交流
●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7、 生物探究的常用方法:
① 观察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② 调查法:全面调查(人口普查) ;抽样调查(调查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 ,自然灾害对农
业造成的损失情况
③ 实验法: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实验法
● 探究生物学问题时,在确定了探究课题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根据研究者
作出的假设
2016 中考估计出两题
8、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气候
生物因素(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同种生物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合作关系(不止一
种)
● 菟丝子和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
● 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始盛开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春天连翘和紫荆竞相争艳, 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
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花期与光照时间有关,菊花属于短光照植物)
9、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荒漠中骆驼刺根系极发达,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温带的野兔随
季节换毛,保护色,雷鸟换毛,仙人掌
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改变环境的例子: 地衣加速岩石风化, 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
气含氧量提高;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生物依赖环境的例子: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蟋蟀生活在草丛中,蚂蚁生活在蚁巢中
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
盛开
10、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1、屎壳郎和 腐生细菌、真菌 、蚯蚓属于分解者
.
.
12、食物链第一个营养级是生产者,且食物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13、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而且是单向的, 越来越少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富
集,越积越多。
1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他们的生存环境的统称。
第二单元 生物的结构层次
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
①取镜和安放: a.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b.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约 7 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 a.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然后把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向目镜内注视, 另一只眼睁开, 再转动反光镜,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③观察: a.在载物台上放置标本,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下降镜筒: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直至接近标本(目的是防止压
坏玻片)
c.寻找物象: 一只眼注视目镜,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最后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总结为:先下后上,先粗后细,先顺后逆,先两眼后左眼,先物后目)
2、 高倍镜观察步骤
① 移动物像至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PPT坚持两个结合把握六个必须坚持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第五章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pptx VIP
- 中达a600变频器说明书.pdf VIP
- 校园欺凌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发展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老板电器应收账款及优化探究.docx VIP
- 一种柔性翻身多功能护理轮椅床.pdf VIP
-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的电路模型构建及其参数探析12000字】.docx VIP
- 2025中国银河证券校园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参加活动的意义班会.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