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PAGE / NUMPAGES
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教课目的】
1、 理解诗人在写景中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感情。
2、 领会本诗章法谨严,情形交融,语言练达,格律精工的艺术特点。
【教课难点】
领会诗人蕴涵在写景中凄凉的出身之感和家国之愁。
【教课内容】
一、背景资料
1、 作者平生: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乔迁巩县(今属河南) 。祖父杜审言是武则时节有名诗人。自幼勤学,知识渊博,很有政治志向。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 遨游各地。天宝三载( 744 年)在洛阳与李白认识。后困守长安快要十年,未能有所发挥,生活贫穷,渐渐靠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
安禄山军陷长安, 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光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从军。 759 年弃官往秦州、同谷。年末到完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开始了飘泊西南的生活。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顾问, 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暮年携家出蜀,在两湖流浪了两三年。 770 年病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船上。一说饫死耒阳。
2、创作概略:
杜甫是中国文坛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勇敢揭穿当时社会矛盾, 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评, 对贫苦人民寄以深切怜悯。 擅长选择拥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题材, 反应当时政治的腐败, 在必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梦想。 很多优异作品,显示出唐朝由开元、 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 故被称为 “诗史 ”。在艺术上,擅长运用各样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拥有
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异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顶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百字》、《春望》、《羌村三首》、《北征》、《三吏》、《三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八首》等诗,有《杜工部集》 。
3、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 )秋杜甫滞留夔州时苦心经营的一组七言律
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 当时固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 但国家的局势依旧不得稳
定,回纥、吐蕃不时侵掠唐境,唐朝内部军阀拥兵盘据,加之当时蜀地也是战乱
不息。诗人在寓居四川的几年里,历经流浪,备尝艰辛,身心憔倅不堪。暮年多
病,知交零散,壮志难酬,心境特别孤独、抑郁。他昼夜思归故土,却一直没法
实现。值此秋风萧飒之时,难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八首诗
是一个完好的乐章,命意连任而又各首自别,时代磨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
君国之慨,杂然此中,向来被公以为杜甫抒怀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选。 清朝黄生《杜诗说》就说: “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世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 “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平生俱于
见此。其才华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 是领起的序曲。 诗人用遮天蔽日的秋景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络起来, 寄望自己的故国之思; 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景,笼盖了无穷的宇宙空间;
而它一年一度按期而至, 又无言地明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 宇宙的光阴如流, 人间的生命不永。
二、剖析鉴赏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能够分为四个层次。
1、首联以秋枫起兴,以枫叶凋谢、秋气萧森,寄寓诗人伤悲、凄凉落寞的
情怀。白露凋伤了遮天蔽日的枫林, 秋景已经很深, 巫山巫峡表现出一片萧森景
象。首联直截了当,点明节气、地址,描述出拥有浓厚感慨色彩的秋景、秋气,
奠起全篇萧飒衰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 引刘辰翁考语说: “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华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议论这一联: “气象足以笼盖,而复有开辟之余地,是绝好初步。 ”“玉露 ”,秋季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 ”,草木在秋风中凋谢。 “巫山 ”,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萧森 ”,萧瑟阴沉。
2、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从而描述望中的巫蛱情形和阴
森氛围:骇浪滔天,似暗寓当不时势的动乱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
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黯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愁闷。 峡中的江水波浪汹涌, 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 忧如和地面切近。 清朝杨伦《杜诗镜铨》议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暗萧森之状。 ”这就将眼远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令人感觉天上地下,到处惊天动地,风云翻腾,阴暗暗淡的气
氛笼盖四野, 分明是阴沉压迫、 动乱不安的心情和感觉的写照。 “江间 ”,即巫峡;“塞上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