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叶晓华企业法律风险的精细化管理.ppt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法律风险的精细化管理;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三,2010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成本分析报告 1,概述: 2009年,数据有效的1736家上市公司,2008,2009年两年年平均利润为5820亿元,2009年当期法律风险成本为621亿元,市场整体当期法律风险成本指数为10.67。排除两年年平均利润为负数的上市公司和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后,在最终进入测评的1435家上市公司中,低于市场整体均值的上市公司有901家,高于市场整体均值的有828家。当期法律风险成本指数最高的300家/200家/100家上市公司的整体法律风险成本统计见下表 ; 三,2010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成本分析报告 解读: 从上述结果看,由于法律风险导致的企业损失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不容忽视。指数最高的300家公司的整体法律风险指数为103,换句话,进入测评的1435家公司中大约每5家上市公司就有一家每挣一百元净利润,支出的相应法律风险成本为103元。考虑到没有进入测评的400家上市公司,主要是净利润为负数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法律风险成本指数绝大部分几乎肯定会超过103,这就是说大约有700家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成本指数超过100,也就是说大约每5家上市公司就有2家上市公司,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人大掉眼镜:对法律风险的忽视竟然吃掉了中国40%上市公司本应得到的净利润的一半。 考虑到肯定存在的没有披露的小额诉讼等事项,法律风险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实际影响还要更加严重一些。;2, 56个行业平均法律风险成本指数; 行业法律风险成本指数解读: 从上述数据看,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成本指数的差异比较明显:黄金贵金属和矿石业的成本指数不到1,而化纤行业则高达431.79。但从数据分布的情况看,正常的变动范围估计在0—120之间。行业整体法律风险成本指数低于市场整体均值10.67的行业为15个,大于市场整体均值的为41个。这组数据说明,不同行业在获取相同利润时,所要付出的法律风险成本存在巨大差异。这一方面是跟该行业的系统法律风险有关,另一方面跟行业对法律风险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应的法律风险??理能力有很大关系。 备注:黄颜色行业最初法律风险成本指数为负数,表中数据是删除该行业ST公司后的调整数据;;四,2010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行为实证研究报告 1,概述: 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一个上市公司面临的制度法律风险和实际法律风险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一个企业理论上面临的法律风险可能数以万计,但是真正对企业形成现实威胁法律风险其实有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搞清楚哪些法律风险行为可能招致真正的损失以及损失的大小,对于企业实施法律风险管理,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法律风险的防范中去,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将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一共分为九大类型。同时将企业面临的具体的法律风险行为分为四级。本课题对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诉讼仲裁的实证研究,一共分析出法律风险行为1487个,其中20个一级法律风险行为,84个二级法律风险行为,涉案金额为536.1915亿元。 此外,本课题还对2009年度313个数据完整的法律风险行为生命周期的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诉讼仲裁类法律风险的平均生命周期为46.11个月(从法律风险行为发生到法院判决确定)。 ;2, 2009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类型涉案金额频次研究;图2:2009上市公司诉讼仲裁涉案法律风险频次分析;表1: 2009上市公司诉讼仲裁法律风险行为类别涉案金额/频次表 ;四,2010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行为实证研究报告 图表解读: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上市公司整体形象不佳。图1清楚地显示,上市公司己方主动作为性法律风险行为:己方违约,己方侵权,己方违法违规的涉案金额占到了总数的54.79%,己方不作为法律风险行为:怠于行驶权利和疏于法律风险防范所占比例为27.17%,两者合计达到81.96,换句话,超过80%的涉案金额可归咎于上市公司自身的法律风险行为,而归咎于他人的法律风险不足20%。图2中显示的涉案频次,再次印证了上述结论,80%的法律风险行为可归咎于企业自身。 值得一提的是,疏于法律风险防范不论在涉案金额还是涉案频次上都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这说明企业对法律风险的理解存在偏差,对主动采取措施防范法律风

文档评论(0)

老师驿站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做教案,有问题私聊我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