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2 唐太宗对佛教态度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docVIP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2 唐太宗对佛教态度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太宗对佛教态度 对于唐太宗与佛教的关系,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根据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贬斥崇佛大臣萧瑀的诏令中的几句话:“至于佛教,非意所尊,虽有国之常经,固弊俗之虚术。……报施之征,何其谬也!”(《旧唐书》卷63《萧瑀传》)认为唐太宗对于佛教宣传的唯心主义善恶施报的迷信思想持否定态度。 另一种说法依据唐太宗造寺、度僧、布施、发愿等事迹,认为唐太宗“媚佛”,对佛教“情深护持”,简直是在步隋文帝父子的后尘。 还有学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公允,因为①它忽视了唐太宗一生与佛教的动态关系,把他的一两次言论固定为静态坐标,断定为终生认识。②忽视了当时一般人的认识水平对唐太宗的制约。③忽视了唐太宗思想信仰和政治主张的判别,以政治观代替世界观。④忽视了唐太宗的行政措施与顺随俗情的关系。 唐太宗所处的时代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全社会对佛教的崇信归皈热切普遍。在这样的条件下,唐太宗从小就接触佛教,但他的佛教观经历了一些变化,从起初的信疑参半到晚年的信而弥坚。他即位之初,一次坐朝,他对一贯反佛的太史令傅奕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不领悟佛教的道理,傅奕答道:佛教是骗人的,模写庄、老玄言,于国家有害。当时唐太宗深以为然。但这只是就社会效果而言,不涉及佛教的义理。贞观二年唐太宗在论及佛、释、道三教的关系时说,梁武帝父子“惟好释氏、老氏之教”,反而国破家亡。“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礼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卷6《慎所好》)20年以后,唐太宗再论三教的关系时,他这样说:“朕观佛经譬如瞻天俯海,莫测高深。……朕比以军国务殷,不及委寻佛教。而今观之,宗源杳旷,靡知涯际。其儒道九流之典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