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西湖的民间故事
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紫来洞,往下望去,就可以望见山下有块八卦田。八卦田整整齐齐八只角,把田分成八丘。八丘田上种着八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八种庄稼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八丘田当中,有个圆圆的土墩,那是半阴半阳的一个太极图。
传说,这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
那年,南宋没出息的皇帝丢掉了汴梁京城,带着一大群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逃到了杭州。他们看看西湖这地方风景好,便留下来,在凤凰山脚下建造起宫殿和花苑,仍旧是吃、喝、玩、乐,过着奢侈的生活。杭州的老百姓,见皇帝这样昏庸无道,都大为不满街上巷尾议论纷纷。风声一传两传,传到皇帝的耳朵进里。他怕老百姓要作乱,心里有点慌,便召集文武百官来商量。
文武百官商量来商量去,一时想不出一个应付的办法。后来,有一个文官想出一个主意,他说:“皇上呀,百姓的风言风语,无非是怨宫廷里生活过得忒舒服,只要皇上开辟一块籍田,说是亲自耕种,百姓就会心服口服了。”皇帝听听的道理,立刻飘下一道圣旨:“寡人深念民间疾苦,开辟籍田躬耕,与庶民共尝甘苦……”
过不几天,在玉皇山下,果然开出一块籍田。旁边,整整齐齐地打下八个大桩,坚起八根粗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张起厚厚的牛皮帷幕。——因为皇帝在里面耕田种地,平民百姓是不许偷看的。
过了一些日子,牛皮帷幕揭开了。里面共有八丘田地,种着稻、麦、黍、稷、豆……八种庄稼。在八丘田当中,留着圆圆的一个土墩。老百姓看见皇帝也和他们一样耕田种地,议论就慢慢少下去了。
到了庄稼锄草浇肥的季节,皇帝又要出宫来“躬耕籍田”。那八根粗柱子上,又张起了牛皮帷幕,方圆十里路上,都有御林军把住,不准老百姓走近。
当时,有个种庄稼的老汉,他不相信皇帝真的会亲自耕田种地。这天,他半夜三更起来,乘着天黑,悄悄避过御林军,三步一跌、五步一跤,爬上玉皇山,躲在半山腰上的紫来洞里。
等呀,等呀,慢慢地,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老汉朝山下望望,老百姓都下田干活啦,可是牛皮帷幕里却空无一人。一直等到太阳升到三竹竽高,才看见一群人从皇宫里出来,走进牛皮帷幕里去。老汉睁大眼睛仔细一看,嗨!原来是几个太监在那里锄草,皇帝和妃子们却坐在中间的土墩上饮酒取乐哩!
老汉憋着一肚皮闷气,好不容易耐到天黑,仍旧悄悄地摸下山来。第二天,他就把自己亲眼看到的情形说给别人听。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了。皇帝见自己的把戏已经被人戳穿。以后就不再去“躬耕籍田”了。但这块整整齐齐的“八卦田”,却一直保留到现在。
早先,杭州鼓楼附近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桥,桥边有个专治烂疮脓泡的外科朗中。他宽额角,粗眉毛,高鼻梁,阔嘴巴,黑脸上长满络腮胡须;两腿生烂疮,一脚高一脚低的,是个跷拐儿,他在桥边撑一柄大布伞,摆一只破药箱,白天坐在大伞下行医,夜晚就躺在药箱上困觉。
起先,人们看他这副外相,都不信他真能治病。后来,有一个烂脚烂了三年的人,到处治不好,想碰碰运气看,就到大伞下面来找他医治。不料他给了一张狗皮膏药,三天工夫就把那人的烂脚治好了。消息传开去,到大伞下面来求医的人便渐渐多起来。这朗中就用这一种狗皮膏药,治好许多人的陈疮烂毒。这一来,他的名气很快就轰动了杭州城。大家还送他一个外号,叫他“赛华佗”。
赛华佗出了名,杭州好些挂牌的“高手名医”和药铺老板的生意便清淡了。他们气不过,就聚拢来商量,大家凑一千两银子送给知府,要求把赛华佗赶出杭州去。
知府受了贿赂,便差衙役去把赛华佗抓来。
知府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混蛋!见了本府怎不跪下!”
赛华佗冷泠地回答说:“我是个跷拐儿,膝盖骨硬啦,从来不跪的。”
知府又一拍惊堂木:“你叫啥名字?从哪里来的?”
赛华佗说:“我没有取过名字,不过 杭州百姓送我一个外号,叫我赛华佗。从哪里来,我倒记不灵清啦。”
知府眼睛一转,就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赛华佗!亏你自己说得出口!你既有赛华佗的本事,为啥不先把自己的烂脚治治好呀?”
这时,知府只觉得背脊上有什么东西在爬动,痒得难熬,急忙伸手到衣裳里去摸,却摸不到什么。只见赛华佗冲着他哈哈大笑道:“知府大人哪,你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世上各行各业顾得了别人顾不了自己的该有多少!盖屋的为啥住茅草房?养蚕的为啥穿破衣裳?种谷的为啥饿肚肠?管盗贼的官府又为啥要在暗地里贪赃?这些你怎么不问一问、管一管呀?”
知符被赛华佗问住了,回不出话来,就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大叫:“掌嘴!把他关进死囚牢里去!”知府退了堂,觉得背脊上那地方痒得更厉害了,脱去衣裳叫人看看,原来起了个小硬块。这小硬块越抓越痒,越抓越大,过了半个时辰,就变成一颗疔疮,疼得他滚在床上大喊大叫。师爷得知了,进来对知府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