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三篇.docxVIP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三篇.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民贼,被人民*。《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密。   3、罟(gǔ):网。   4、洿(wū):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