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发行信贷支持奶业发展研究
一、我国奶业发展历程与支持政策
(一)行业发展历程。我国奶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为分水岭,主要分为缓慢成长期(2000年以前)、快速成长期(2000-2008年)、逐渐复苏期(2009-2010年)和平稳增长期(2011年至今)。1.缓慢成长期。我国民族乳品工业诞生于1923年,到1949年全国仅有四家乳品厂,原奶产量仅为21.7万吨。奶业在萌芽阶段发展缓慢,且波动性较大,这一时期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在奶源带和大中型城市,乳制品普及率较低。2.快速成长期。自2000年起,奶业行业经济效益整体好转。2007年城镇居民乳制品普及率达到95%以上,较2000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内乳品行业遭受重创,整个行业的总产量因此出现了负增长。3.逐渐复苏期。“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强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整顿与监管,消费者信心逐渐回升,市场销量从下降到持平,再到缓慢增长,整个行业开始走出低谷。4.平稳增长期。国家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乳品行业准入门槛,乳品质量明显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奶牛存栏量和牛奶总产量趋于稳定,奶牛单产量提高。(二)主要行业政策。奶业行业政策目前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一是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二是奶业行业发展规划;三是地方特色政策及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
二、我国奶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我国奶业行业主要特点。1.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00年以前,我国奶牛存栏量不足500万头,牛奶产量仅700万吨左右。2000年之后快速增长,2010年开始,年均保持在3500-3700万吨。2016年,我国牛奶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602.2万吨和2993.2万吨,总体规模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三位。奶业成为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奶牛养殖方式分为散养、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2016年全国奶牛养殖场(户)平均存栏75头,其中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比例达到52.3%,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奶农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5%以上,较2008年提高44个百分点,规模化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规模化养殖程度提高的同时,奶牛单产也大幅提高。泌乳奶牛年均单产达到6.4吨,比2008年提高1.6吨,规模化养殖场泌乳奶牛平均单产达到8.4吨,单产10吨以上的养殖企业相当普遍。3.乳品加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是企业数量减少。2016年末,我国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乳企627家,较上年减少11家,较2008年减少188家,减幅达23%。二是企业分布区域特征明显。乳品加工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大地区,产量分别占同期全国总产量的28.75%、24.8%、12.5%。三是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领军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中国奶业20强生鲜乳收购量占全国的57%,销售额占全国的55%。4.养殖企业与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分化。乳品加工企业占产业链主导地位,经营状况总体上好于养殖企业,但也存在两极分化。一是受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奶液消费增长放缓影响,奶牛养殖企业出现多年未见的大面积亏损。二是2016年,中国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均呈现上升态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三是在产业总体良性发展的同时,呈现两极分化局面,一方面,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另一方面,行业亏损企业仍在增加。(二)国际奶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影响。1.全球乳品行业仍保持增长态势。全球牛奶供需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快速增长,亚洲(主要是印度)为全球牛奶产量和增量均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2015年,全球牛奶产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增长平稳。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均奶类消费量将增长12.5%,消费增长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2.我国乳品进口显著增加,国际奶价与国内奶价严重倒挂,出口形势依然严峻。2016年我国乳制品进口195.57万吨,同比增21.38%,较2015年增加21%,乳制品进口增长持续增加;2016年,我国液态奶进口65.5万吨(其中液奶63.41万吨、酸奶2.09万吨),同比增39.36%,较2015年增加39%。乳制品出口方面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出口数量有较大幅度下跌,2016年我国乳制品出口3.08万吨,较2015年下降7.17%。我国的液态奶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出现小幅下跌,出口规模整体较小,出口量仅为进口的36%。出口目的地主要是中国香港,占全部出口量的98%。(三)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奶业产业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