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评结果与判定 对样审评 茶叶品质顺序排列 对样审评 级别判定:对照一组标准样品,比较未知茶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某一级别在外形和内质的相符程度(或差距)。 级别判定公式:未知样品的级别=(外形级别+内质级别)÷2 合格判定:以成交样品或(贸易)标准样品相应等级的色、香、味、形的品质要求为水平依据,按规定的“八项”审评因子和审评方法,将生产样品对照(贸易)标准样品或成交样品逐项对比审评,判断结果按“七档制”方法进行评分。 结果计算:茶叶审评总得分 Y=A1+B1+C1+D1+E1+F1+G1+H1。 结果判定:任何单一审评因子中得-3分者判为不合格;总得分≤-3分者为不合格。 各类成品茶品质审评因子 茶类 外形 内质 形状 A1 整碎 B1 净度 C1 色泽 D1 香气 E1 汤色 F1 滋味 G1 叶底 H1 红茶 √ √ √ √ √ √ √ √ 绿茶 √ √ √ √ √ √ √ √ 乌龙茶 √ √ √ √ √ √ √ √ 白茶 √ √ √ √ √ √ √ √ 黑茶 √ √ √ √ √ √ √ √ 黄茶 √ √ √ √ √ √ √ √ 花茶 √ √ √ √ √ √ √ √ 袋泡茶 √ √ √ √ √ √ √ √ 粉茶 √ × √ √ √ √ √ × 七档制审评方法 七档制 评分 说明 高 +3 差异大,明显好于标准样品 较高 +2 差异较大,好于标准样品 稍高 +1 差异不大,稍好于标准样品 相当 0 与标准样品相当 稍低 -1 差异不大,稍差于标准样品 较低 -2 差异较大,差于标准样品 低 -3 差异大,明显差于标准样品 茶叶品质顺序排列 评分:茶叶品质顺序的排列样品应在两只以上,评分前工作人员对进行分类、密码编号,审评人员在不了解茶样的来源、密码条件下进行盲评,根据审评知识与品质标准,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因子”,采用百分制,在公平、公正条件下给每个茶样每项因子进行评分,并加注评语,评语应引用GB/T 14487的术语。 结果计算:茶叶审评总得分 Y=A*a+B*b+C*c+D*d+E*e。 各类茶品质因子评分系数(%) 茶类 外形(a) 汤色(b) 香气(c) 滋味(d) 叶底(e) 名优绿茶 25 10 25 30 10 大宗绿茶 20 10 30 30 10 功夫红茶 25 10 25 30 10 红碎茶 20 10 30 30 10 乌龙茶 20 5 30 35 10 黑散茶 20 15 25 30 10 黑压制茶 25 10 25 30 10 白茶 25 10 25 30 10 黄茶 25 10 25 30 10 花茶 20 5 35 30 10 袋泡茶 10 20 30 30 10 粉茶 10 20 35 35 0 结果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 如遇分数相同者,则按“滋味→外形→香气→汤色→叶底”的次序比较单一因子得分的高低,高者居前。 因子 档次 品质特征 评分 评分系数 外形 (a) 甲 细嫩,形美,嫩绿或翠绿或深绿,油润,匀整,净度好 90~99 25% 乙 较细嫩,墨绿或黄绿,较油润,尚匀整,净度较好 80~99 丙 嫩度稍低,暗褐或灰绿或偏黄,较匀整,净度尚好 70~79 汤色 (b) 甲 嫩绿或浅绿,明亮 90~99 10% 乙 尚绿或黄绿,明亮 80~99 丙 深绿或黄绿,欠亮或浑浊 70~79 香气 (c) 甲 嫩香,嫩栗香,清高,花香 90~99 25% 乙 清香,尚高,火工香 80~99 丙 尚纯,熟闷,老火或青气 70~79 滋味 (d) 甲 鲜醇,甘鲜,醇厚鲜爽 90~99 30% 乙 清爽,浓厚,尚醇厚 80~99 丙 尚醇,浓涩,青涩 70~79 叶底 (e) 甲 细嫩多芽,嫩绿明亮,匀齐 90~99 10% 乙 嫩匀,绿明亮,尚匀齐 80~99 丙 尚嫩,黄绿,欠匀齐 70~79 茶叶感官的相关检验标准 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14487-2008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SB/T 10157-1993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茶叶感官指标易出现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 等级不达标:茶叶自身品质达不到产品标注的等级,如产品包装标注等级为特级但自身实际品质只达到二级,更有甚者大宗茶在其包装上标注名优茶标准特级。 主要原因: 1、生产企业不熟悉产品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 不懂或随意标注茶叶的等级。 2、生产企业谋取高利,将等级标高,误导消费者,提高价钱,促进茶叶销量。 3、茶叶包装工艺中没有严格选取相应的茶叶包装,误包装或乱包装等。 品质不合格:茶叶自身品质有问题,如绿茶中外形色泽暗绿、汤色淡薄、香气有陈味或霉味等其他异劣味、滋味带有苦涩味或糊味、叶底色泽暗等。 主要原因: 1、茶叶储存不当,受光照、温度、湿度、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1 My Family Photo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工科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卷)参考评分标准.doc VIP
- 《船舶修造气象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DB3310T 123-2025.docx VIP
- 无机保温砂浆专项施工方案(屋面_外墙)方案(1).doc
- 化学工艺概论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 年黑龙江中职单招考试英语全真模拟卷.docx VIP
- 印刷厂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TOGAF基础级中文习题.docx VIP
- 研读《创新实干促发展》心得体会.docx VIP
- 《人工智能应用概论(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