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一模古代诗歌汇编.docVIP

山东省各地2021届高三一模古代诗歌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3月济南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5~16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①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注]①张谓,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中的“同”即为“和”,这是一首张谓为王徵君的《湘中有怀》所作的和诗。 B.梦回故土,思乡难眠,无心读书,借酒浇愁,诗人描绘出此时寄居他乡的情状。 C.颈联“不用”“偏宜”两词一否定一肯定,斡旋其间,使愁情表达更加深婉有致。 D.尾联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15.D 16.张谓的诗有淡妆之美: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请从首联或颔联中任选一联进行分析。(6分) 16.示例一:首联表面上只是客观地以洞庭秋景入题,用语平易;(2分)实际景中寓情,用意深远:(2分)用本就令人善感多怀的秋季和八月仲秋的特殊时间来表达寄身他乡的愁情;用“湘江北流”表达随眼前江水回到北方的渴望和实际无法实现的伤感。(2分) 示例二:颔联表面直抒胸臆,不事雕琢;(2分)却又时空交感,虚实结合,暗含巧思:(2分)“万里梦”从空间角度极言乡关遥遥,“五更愁”从时间角度道尽思乡愁深;“还乡”为虚梦,“为客”方为实情,虚实结合,凄凉无限。(2分) ? 2021年3月潍坊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醉中出西门偶书[注] 陆游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注】本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作者免官闲居成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作者赋闲、住在古寺里面无事可做、只能以酒来消解心中苦闷的生活状况。 B.颔联中的青山、白发,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C.颈联在今昔对比中叹时光流逝,诗人满怀悲伤遗憾,只能靠追忆少年时的抱负自我宽慰。 D.同为出猎场景,“极目寒芜雉兔骄”与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 15.C(“叹时光流逝”“自我安慰”错) 16.有人评价此诗:“愤懑却不消沉。”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6.①耽酒之寂、蜀地之悲和郊外之芜表现了诗人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②负于朝廷的愧疚感、为国征战的宏愿、不迎合世俗的操守则表明他依然保有壮志豪情和高尚品格。(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 2021年3月青岛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山房春事二首 岑 参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蝶飞蜂忙的景象,表现了山房春日的勃勃生机。 B.其一的三、四两句借柳枝与山花来写风,彰显出诗人观察的细微与笔力的不凡。 C.其二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萧条的主画面背景上添上几笔艳丽的色彩,构思精巧。 D.两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近于田园诗,迥异于岑参为人所熟知的边塞诗风。 15. D 16.两首诗均写了山房春光,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6分) 16.①其一通过描绝浓郁的春光和勃勃生机,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或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的喜悦。 ②其二借梁园的萧条、颓败、寂寥之景,表达诗人的伤感之情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 2021年3月烟台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雕鹗在秋天 范仲淹 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 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①。 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 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暌。 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 【注】①攀跻:攀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写雕鹗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正满怀雄心寻找着可以寄身栖息的高木。 B.“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凋零的景象;只有天外才是展翅翱翔的广阔空间。 C.“群毛遁”“百鸟暌”写了走兽飞禽对雕鹗躲避退让,衬托出雕鹗不可抵挡的气势。 D.最后两句写雕鹗乘风高起、一往无前、直出玉关的豪俊身姿,气象雄浑,境界廓大。 15.A(“寻找着可以寄身栖息的高木”错。“肯”相当于“岂肯”,意为“哪里、怎么”,表反问语气;雕鹗不愿依木而栖,表现了作者想要一展才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