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出师表?难句例解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刘盼遂先生?中国文法复词偏义例续举?说“存亡〞偏于“亡〞义。因此有人认为“存亡〞是偏义复词 ,意思在“亡〞 ,亦即“危亡〞 ,并且说这类偏义复词是出于修辞的需要。我们以为这里的“存亡〞是一对反义词 ,亦即抑存抑亡 ,“存〞或者“亡〞的时刻就是“危急〞。“存亡〞跟“危急〞是同义词语复用 ,从而产生修辞上的强调。如果“存亡〞只有“亡〞义 ,那么“危急〞跟“存亡〞并比为用就说不通;如果“存亡〞只有“亡〞义 ,那么下文的“亲贤臣 ,远小人〞等一系列建议就无从解释。文言并列中具有选择关系的词儿之间不用“或〞字。又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愚智〞是“愚〞或“智〞 ,“贤不肖〞是“贤〞或“不肖〞。有时候选择关系里的两个词儿之间用“与〞字连接 ,例如:“遇与不遇 ,命也。〞〔?后汉书middot;傅燮传?〕因此“存〞和“亡〞之间也能加上“与〞字;这只是从语法角度说 ,修辞上却是不能加的。“秋〞 ,?说文?:“禾毅孰〔熟〕也。〞古代一年以秋天为收获期 ,引申为关键的时刻。一说 ,“秋 ,愁也。〞〔?广雅middot;释访?〕?春秋繁露middot;阳尊阴卑?:“秋之为言犹??也 ,??者 ,化悲之状也。〞欧阳修?秋声赋?:“悲哉 ,此秋声也。〞
译文: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关键时刻啊。〔或: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担忧的艰难时刻啊。〕
2、引喻失义。
“引喻〞实在是两个词 ,同义并列。“引〞的本义是“开弓〞 ,引申为“疏证〞 ,亦即援引事实加以证明。?尔雅序疏?:“事有隐奥滞泥者 ,那么援引经据以证成之。〞“喻〞是晚喻 ,开导 ,熟语有“家喻户晓〞。
译文:称引比喻失去时宜。
3、性行淑均。
“性〞是性情 ,“行〞是“行为〞。“行〞在金文像四通八达的街? ,引申为“所作所为〞。?商君书middot;更法?有“疑行无成〞。而且 ,这句里有“合叙〞〔参阅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第十七章〕手法 ,亦即形式上的并列 ,内容上的交错。“性行淑均〞是“性淑行均〞。
译文:性情善良 ,行为公正。
4、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苟〞 ,可以作“姑且〞讲。
译文: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 ,不要在诸侯里闻名 ,飞黄腾达。
5、先帝不以臣卑劣 ,狠自枉屈。
“以〞 ,以为 ,认为。“卑劣〞 ,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 ,这里是中性词。现代汉语里“卑劣〞是贬义词了。语言愈兴旺 ,词儿所含褒贬义就愈多 ,中性词就愈少 ,这是语言开展的内部规律。“〞 ,?说文?:“犬吠声也〞。王箱?说文句读?:“?广韵?:lsquo;猥 ,鄙也。rsquo;别义。〞
李密?陈情表?:“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猥〞就是“鄙〞 ,自谦之词 ,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鄙人〞。“猥自枉屈〞 ,刘备自鄙趋访 ,当是“自我卑下 ,枉驾屈就〞。“猥自〞 ,使自猥 ,
“猥〞是形容词增加使动用法。或说:“猥 ,顿也。〞?广雅middot;释言?王念孙疏证:“lsquo;顿rsquo;犹lsquo;突rsquo;也。〞马融?长笛赋?:“山水狠至。〞“猴〞 ,突然。
译文: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 ,孤陋寡闻 ,却让自己降低身份 ,在驾相顾。
6、深入不毛。
“毛“就是“苗〞。“毛〞今读开口呼;“苗〞今读齐齿呼 ,是来自开口呼 ,古音中随处可见。又 ,?说苑middot;修文?引?春秋传?:“苗者 ,毛也。〞?周礼middot;地官middot;载师?:“凡宅有不毛者有里布。〞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宅不毛者 ,谓不树桑麻也。〞即连生长桑、麻之苗的可能也没有。又 ,?庄子middot;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经典释文middot;庄子音义?李注:“发 ,犹毛也。〞司马注:“北极之下无毛之地也。〞“穷发〞就是“不毛〞 ,亦即“不苗〞 ,不生五谷的地方 ,并非一定不生长草木。一说“不毛〞就是现在缅甸北部离我国国境只有一百里的一座古城 ,当地少数民族至今还供有诸葛亮像。
译文:深入到连桑麻也不能生长的地方。
7、不效那么治臣之罪。
有人注“效〞为“生效〞、“成功〞 ,欠妥。“效〞当是“尽力〞 ,?汉书middot;韩信传?:“顾效愚忠。〞?韩非子middot;三守?:“行私道而不守公忠 ,此谓明劫。〞“不效〞 ,不尽力 ,上文有“恐托付不效〞。
译文:不尽力 ,就处治臣仆的罪。
8、察纳雅言。
一些注家都注lsquo;雕言〞为“正言〞。此说不误。但“雅言〞为什么会是“正言〞?“雅〞 ,本来是“乌雅〞 ,鸟名 ,跟“正〞没有联系 ,这里是“夏〞的借字。“夏〞 ,?说文?:“中国之人也。〞段玉裁注:“弓呻之义为大也。〞?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 ,凡物之壮大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