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一节 原核生物概述
一、植物病原细菌学发展简史
Mistcherlich(1850): 借助显微镜观察到活动的液体能引起马铃薯细胞崩解,认为可能是一种弧菌(Vibrio)。
第一个发现细菌引起植物病害。;Thomas J. Burrill (1877)证明Illinois梨和苹果的火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用胶状溢脓接种获得成功。
C. Auther (1885): 用纯培养细菌接种和再分离,从而证实细菌是病原物。;Erwin F. Smith (美国)和A. Fisher (德国)(1905):
出版了《细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
(Bacteria in relation to plant diseases)。奠定了植物病原细菌学。 ;土居养二(1967):确定桑萎缩病的病原是类菌原体(MLO)。
Saglio(1973)(法国):首先从柑桔僵化病中分离到了一种螺旋形的菌原体(螺原体),并由此建立螺原体属。;已经记载的植物细菌病害500种以上。
植物病原细菌已经确认的约有250个种、亚种和致病变种。
随着分子生物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向其它学科渗透,目前植物细菌学的研究已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二、分布和为害
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有细菌病害分布,但发生的种类则依不同气候带或不同生态区而 异。
植物病原细菌中有的种类寄生专化性强,只能侵染一种植物,有的种类寄生范围较宽,可侵染多种植物,最多的可达200余种,如青枯病菌。 ;细菌病害对植物的为害是多方面的,如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营养代谢或光合作用等,从而造成农作物的重大经济损失。
例如,据从肯尼迪等(H·W·Kennedy et al,l980)报道,1976年美国3l个州因43种细菌病害的为害而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多美元;
曾有报道 棉花因角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Dye)为害减产达30%; ;在中国,水稻白叶枯病(X. oryzae pv. oryzae )于70年代初连续3年在长江流域大流行,每年发病面积约133.3万公顷,重病稻田一片枯焦。;世界性重要细菌病害是: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中 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植物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eum Smith),各大洲都有发生,但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温暖、酷热、潮湿、多雨的条 件下严重为害。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发生,但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害最重。
;植物软腐病,由几种欧文氏菌(Erwinia)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也为害禾本科及其它栽培植物,世界各国及中国南北方都有发生。
梨火疫病
(Erwinia amylovora (Burrill)Winslow et al),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为害梨、苹果等,有细菌火之称,是毁灭性的细菌病害,中国尚未发现此病。 ;植物根癌病:又称冠瘿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onn),
各大洲都有分布,寄主范围很广,对核果类果树为害尤重,近年在中国局部地区的桃、葡萄、啤酒花等栽培植物上严重发生。 ;马铃薯环腐病
(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在欧洲、北美发生普遍。在中国马铃薯主要栽培区都有发生,以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冷凉山区较重。无毒种薯生产可减轻为害。 ;三、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长与营养、生理和生物化学特性、血清学特征、遗传特性、遗传和变异、鉴定和分类,致病特性、地理分布、传播方式、流行生态、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互作的物理机制、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菌病害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 ;一、分类单元
植物病原核生物并不独立于原核生物之外,其命名原则、分类方法、分类单元和分类系统与原核生物相同。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的概念:种是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菌系组成的群体,通常这些菌系与其它菌系有很大的区别。
亚种:指在种下类群中在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等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的群体。 ;菌系(strain)
是由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单个菌落繁衍的后代组成。
模式菌系(type strain):
是种的命名菌系,由它以及和它相似的其它菌系组成种。由于细菌的种的概念包含人为的主观判断,因此,细菌种的表型和遗传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多样性。目前认为根据遗传的相关性来定种更为客观。 ;致病变种(pathvar, pv.):
在种下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为差异来划分的组群。
?
生化变种(Biovar):
是种内的菌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校园安全之交通安全培训课件.pptx
- 校园安全知识讲座_营销活动策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pptx
- 校园心理危机2.pptx
- 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策略与效益评价初探.pptx
- 校园早餐市场营销.pptx
- 校园歌手大赛策划书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书.pptx
- 校园招聘个人简历.pptx
- 校园电信业环境分析.pptx
- 校园营销策划大赛.pptx
- 校本培训总结之.pptx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