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用药误区与特殊人群用药原则.pptxVIP

社区常见用药误区与特殊人群用药原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区常见的用药误区与特殊人群用药原则陈文亮 博士广州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药物的基本作用 兴奋、抑制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selectivity),就是只对某些器官或组织或病原体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没有作用或没有明显作用。 影响因素:体内分布;组织细胞结构;生化功能差异;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双刃剑) 治疗作用对症治疗、对因治疗 不良反应随着疾病复杂性需求增加和医药科技的发展,新药品日新月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今全球上市药品约2万种,但“针对所有影响公众健康重大疾病的基本药品”仅316种,绝大部分药品成份相似,重复用药比比皆是。何况还有10%的假药、50%无效的药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各国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5%因用药不当死亡,在全世界死亡人口中有1/3死于用药不当。在美国,因用药不当死亡人数居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排名第四!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11~26%。我国每年有5000多万人次住院,其中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有250多万,因此死亡者近20万!还有因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中毒性耳聋上百万,药物成瘾、致畸、致盲、肝肾损害、致细胞突变等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已达30%!药物不良反应是用药安全的大敌不良反应定义(WHO)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以外的反应(除外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和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例如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麻醉前),目的是抑制腺体分泌,但术后的肠胀气、尿潴留则成为副作用。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蓄积过多时)使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第8对颅神经的损害所致的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致畸、致癌、致突变主要不良反应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变态反应:机体接受此药物刺激后致敏,再次应用该药时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比例。例如:先天性RBC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服用磺胺可出现溶血。药品不良反应分类A型——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剂量越大,不良反应越严重。停药后可减轻、消失。发生率高,死亡率低。B型——与剂量不相关型不良反应,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青霉素过敏反应。C型——一般是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出现,潜伏期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预测。例如致畸、致癌。为什么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质量检查合格、用法、用量正常的情况下,还会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原因①用药者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年龄的人在遗传、新陈代谢、体内酶系统的活性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在同一个人,在肝、肾功能不同的功能及病理状态对药物的反应都存在差异。②一种药物往往有一种以上的药理作用,不是治疗目的作用就可能成为毒副作用。主要原因③药物相互作用可使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发生变化(用二种以上药时)。④有的不良反应在审批阶段难以发现。审批的依据是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结果,二者均有局限性。发生率低、潜伏期长的不良反应在审批时不可能发现,而是在应用中逐渐显现。如何判断药品不良反应根据用药后反应出现的时间顺序判断①在用药后数秒钟~数分钟内发生——过敏反应。皮疹、灼热、胸闷、心慌、面色苍白、喉头紧塞、血压下降等。 ②在用药仅数分钟~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药物疹。多在皮肤粘膜交界处,痒、起疱、紫红。 ③在用药后半小时~2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 ④在用药后1~2星期发生。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 ⑤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链霉素等所致的耳聋常在停药6个月后发生,氯霉素等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在停药1年以上发生,而非拉西汀所致的肾、膀胱癌常在停药后数十年发生。如何判断药品不良反应以具体症状的出现判断——受条件限制。已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或有说明书对照,有专业书籍参阅。以再激发现象判断再次服一种药物出现过去出现过的反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应采取的措施即刻停药,向医药专职人员咨询,到医院就医,使用药物等及时排除已使用的药物并保护有关脏器。向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个人作一记录,避免再次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合理用药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普遍性:疾病复杂性需要,医药科技进步。药物相互作用环节: 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药效学:协同、拮抗适当的联合用药女58岁,患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拉西地平治疗后,血压虽有降低,但出现水肿。加用氢氯噻嗪后,血压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