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写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第5至7自然段):写孟子论证“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解决问题)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所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学习五、六、七段 思考 孟子的仁政具体指什么? 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 孟子的仁政具体指什么? 孟子所说的仁政么就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遵从自然规律,发展生产,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其他常见句式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不百步耳” 3.“是亦走也”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5、“则何如?” *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07年下学期 制作 11 寡人之于国也 孟 子 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不以规距,不成方圆。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尽信书,不如无书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名言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07年下学期 制作 11 千秋亚圣-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孙)的学生。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仁政 民本论 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民为贵君为轻”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2007年下学期 制作 11 注音 1、王好战: hào 2、弃甲曳兵: yè 3、数罟不入洿池: cù gǔ wū 4、衣帛: 5、鸡豚狗彘: tún zhì 6、庠序: 7、饿莩: piǎo Yì xiáng 学习第一自然段 2008年上学期 制作 11 学习2-4自然段 精彩设喻 请君入瓮 假如梁惠王喜欢学习,你可不可以就学习方面打一个比方,用它做套子,让梁惠王无言以对?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滥不竭 养生葬死无憾 保民 王道之成 发展生产 教化百姓 养民 教民 树桑于宅 畜无失时 田勿夺时 谨庠序之教 申孝悌之义 不王者,未之有也 天下之民至焉 王无罪岁 舍霸道而行王道 弃虐政而施仁政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 《孟子》风格: 其一长于思辩。诱导启发,争取主动,论辩跌宕生姿。 其二善为设喻。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 其三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归纳文言基础知识 1、虚词:以、之、于、然、则 2、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 3、句式 2008年上学期 制作 11 以: 1、请以战喻 2、以时入山林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用 介词 按照 介词 把 介词 认为 动词 之:1、填然鼓之 2、鸡豚狗彘之畜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未之有也 5、斯天下之民至焉 助词:衬音 代词:助词 助词:取独 代词:他们 助词:的 2008年上学期 制作 11 于: 1、则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NGT88J永磁合金工艺研究.docx VIP
- 最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同步思维训练(上册).pdf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3-The-road-to-success.pptx VIP
- 众兴菌业培训课件.pptx VIP
- 房地产市场年报-2020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年报.pdf VIP
- 1. 香港公司註冊證明書.pdf VIP
- 【港交所-2025研报】卓能(集团)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pdf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隆昌市兴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标一体内部审核检查表.pdf VIP
- 2019年天津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