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传播心理学概述.pptxVIP

传播心理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传播心理学概述.ppt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播心理学 陈锐 倪桓 余小梅 著 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第一部分 绪 论 我们在心理上对信息的需求犹如生理上对饮食的需求,不可或缺。因而,人类的生存过程也始终需要传播活动。传播活动的基本构成是传播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即传播者—信息—接收者。可见,传播活动的实质是信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流动,并在其心理及行为上产生影响,从而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好坏受到传播者和接收者在传播中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传播心理学正是探讨和总结这方面的各种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理论。 正因为如此,本书的结构框架以“人”为主体而生成,按照传播模式阐述参与传播活动的人在传播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本书内容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即第一章,介绍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历史发展以及研究成果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传播者心理和接收者(受众)心理,第四部分介绍新媒体与传播心理,探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活动新课题中突出的特定心理现象及规律。 第一章 传播心理学概述 1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框架 2 .传播心理学的应用原则 3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 .传播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本章要点 第一节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目录 第二节 传播心理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传播心理学研究纵览 一、传播心理学是什么 传播心理学是心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是把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应用于传播活动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探索参与传播活动的人在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由此而知,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中参与者(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是以人为传播活动的核心,重点落在传播活动中信息如何在人的心理层面流转并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心理现象与规律。 一、传播心理学是什么 信息传播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传播活动就是信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流动的过程。当人发布信息时即为传播者,当人接收信息时就是接收者,二者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可以是不同的人,也可以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承担的不同角色。在早期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常表现为主动方,接收者相对较为被动。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渠道与信息量增多,接收者的主动性越来越强并被传播者重视,二者的互动性成为重要特性。在现今新媒体传播中,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互动更为重要。在大数据技术参与的信息推送中,传播者似乎更加主动,但这背后是以对接收者个体行为与兴趣爱好的分析为基础的,与早期大众传播的 “枪弹论”中传播者的主动是有区别的。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样态发生了很多变化,传播活动参与者的称谓变化多少可以体现出这种变化,如宣传者与受众、传者与受者、传受者、传播者与接收者、用户等等。然而无论称谓怎样变化,传播活动终究是信息对参与者心理产生影响的过程。 二、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我们先作为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来看看下面两幅图都传递了哪些信息。 图1-1,既可判断为湖边树下有一对情侣,也可认知为一个呈横卧姿态的婴儿;图1-2,既可看成美女面庞的侧面,又可看作一个像巫婆的老妇的面容。那么在同一个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接收者如何达成信息共识呢?例如图1-2,如果传播者的本意是画一个美丽的少女,但接收者却看成巫婆,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就出现了错位的解读。 如何在传播中避免这种错位的解读?这之中有什么规律?如何让自己所传递的信息从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被接收者注意到?这些问题都是传播心理学所探讨研究的内容。 二、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即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的、人在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现象。心理现象的构成包括心理活动的共性部分、个性部分以及心理活动的背景状态。 二、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共同存在于统一的心理活动之中。也就是说,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大系统,它由许多亚系统组成(如认识过程等),“心理现象各亚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水平的纵横交叉的立体网状结构。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就是要找出这一现象中尽可能多的成分,将这些成分再分析为必要而充分的亚结构,查明诸亚结构之间、亚结构与整体之间的联系。系统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可变化的。亚系统的改变会引起整体系统的变化,而亚系统的变化又必然发生在整体系统之中,受整体系统的影响”。 例如,当看到“一个透明玻璃杯里装了半杯水”这样一个客观事物时,你描述自己的判断可以是以下几种:(1)“杯子里有半杯水”,(2)“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呢”,(3)“杯子里只有半杯水了”。第一种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