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发酵工业生产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VIP

酶在发酵工业生产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酶在发酵工业生产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酶在发酵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塔骥 1032103030 萄糖苷键使得胶状淀粉溶液的黏度迅速下降,产生可溶性糊精和寡聚糖,过度的水解则可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低聚糖的制备:低聚糖是由3-9个单糖昔键连接而成的低度聚合糖。它之所以具有生理功效,是因为他能促进人体肠道内固有的有益细菌一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减少有毒发酵产物的形成。目前,微生物糖昔水解酶在生产中应用较多,而且技术都比较成熟。如利用α-葡萄糖苷酶生产的低聚异麦芽糖,利用节杆菌产生的β一呋喃果糖苷酶合成的低聚乳果糖、低聚半乳果糖等,利用α-半乳糖昔酶生产的棉子糖和密二糖等。 2..2酶法生产蛋白氨基酸 酶催化在化学工业已经被沿用已久,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现正大力开发其潜力。工业开发酶生产氨基酸开始于差不多40 年前,当时日本为了通过固定化酰化酶拆分N-乙酰DL-氨基酸。为了生产L-蛋氨酸,要求用于输液和特别的饮食,这要求继续选择生产方法,使用米曲霉酰化酶在酶膜反应器上酶法拆分可最小化的减少酶的消耗被证明是特别有用的。每年几百吨L-蛋氨酸和L-缬氨酸通过酶膜反应器生产。一个新的酶法生产蛋氨酸的途径近来被提出,该法借助于D 型氨基酸氧化酶和亮氨酸脱氢酶酶法转化DL-蛋氨酸生产L-蛋氨酸,这两种酶均可以通过重组大肠杆菌表达得到。 L-天冬氨酸是适宜酶法获得的又一种氨基酸,天冬氨酸酶催化添加的氨到富马酸上可直接得到L-天冬氨酸,L-天冬氨酸在甜味剂阿斯巴甜生产上大量需要,也是作为使用固定化天冬氨酸β-脱羧酶酶法生产L-丙氨酸的起始原料。随着菌株的开发将来有可能建立L-半胱氨酸生产的发酵技术。3酶法生产核苷酸 5-核苷酸是一种重要核酸类物质,在食品及医药工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仅有酶法可用来工业化生产四种5-核苷酸,它是用核酸酶P_1水解酵母RNA的磷酸二酯键以得到5-核苷酸的。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用此方法实现了5-核苷酸的工业化生产。但是,目前在国内有能力生产核苷酸的厂家比较少,且都存在技术和成本上的严重缺陷,生产的产品很难与国外,特别是与日本的公司抗衡。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状况,我们开展了酶法生产5-核苷酸项目的研究。目前项目进展良好,已基本完成了前期的小试研究,即将进入中试扩大化研究阶段。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该项目上游工艺部分,包括核酸酶P_1的发酵以及利用核酸酶P_1催化RNA的水解生产5-核苷酸(即酶解部分)两部分。目前,国内在上游部分同国外的差距主要是核酸酶P_1的发酵水平低和酶解转化率低等。这些技术上的不足不仅增大了整个项目所需的成本,而且为下游的分离纯化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3酶法生产生物柴油 目前,生物柴油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是碱催化法。碱法生产生物柴油速度快且转化率高,但此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碱液,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不能处理废油脂。酸催化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和水分含量高的反应体系,产率高,但甲醇用量大,反应时间长,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 2001年,Saka S和Kusdiana D提出了超临界法。用超临界法生产生物柴油无需催化剂,反应速率快、转化率高,反应分离可同时进行,但反应需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对设备要求相当高且能耗巨大。 生物酶法是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油脂与短链醇进行酯交换反应。 与上述方法相比,生物酶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相对于酸碱化学法,生物酶法酯交换反应醇消耗量较少,产品回收过程简单,无污染排放,适用范围广。跟超临界法相比,生物酶法具有条件温和、醇用量小、产品易于收集、无污染排放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绿色生产方法。但生产中酶的成本过高、甲醇和甘油对酶的毒害作用这两大问题还未能得到根本性地解决,使得生物酶法一直不能在工业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因此,开发价廉高效的酶催化剂以及优化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对生物柴油的酶法生产尤为迫切。 2.4酶法生产抗生素 β-内酰胺抗生素经过多年的发展,己成为抗生素中的最主要类型之一。由于具有良好的抗菌效力,较低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发展非常迅速。现全世界耗用量已过万吨,预计今后还会增长。其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最重要的两大类β-内酰胺抗生素。酶法合成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 30多年的发展,现在酶缩合反应技术、产品分离以及固定化酶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的发展,配套技术日益完善,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全球著名的β- 内酰胺抗生素生产厂家如荷兰DSM公司已有酶法合成的商品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产品面世。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